返回 第九章 三人组   篮球之黄金时代[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三人组[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萨博尼斯和彼得洛维奇的健康状况都有些问题,而且是不小的问题。



萨博尼斯在1986年在西班牙备战世锦赛时遭遇了严重的脚踝伤,休养一段时间后他在俱乐部的比赛中拉伤了右脚跟腱。



接着在国内联赛的决赛中他在没有完全康复的情况下强行复出,帮助球队拿到冠军,这导致的跟腱伤势恶化。



很多伤病都是疲劳累积的,1987年在苏联队备战欧锦赛期间,萨博尼斯的跟腱完全撕裂,这是非常严重的伤病。



接着在康复期间,他又从楼梯上摔了下来,导致了跟腱的二次撕裂,这让他的伤病雪上加霜。



之后他进入了漫长的恢复期,期间他曾来到波特兰进行手术治疗,接受美国最先进的医疗服务。



原本开拓者的队医要求他休息一年半的时间,这让他会错过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



结果,奥运会之前,萨博尼斯宣布自己将参加奥运会,不过是以观众的身份在场边看球。



可是等他真正归队后,在可以上场对抗的情况下,国家队还是毫不犹豫的将他派上了场,在他蹒跚脚步的帮助下,苏联最终拿到了至高荣誉。



为此美国教练约翰-汤普森大骂波特兰开拓者,说他们帮助萨博尼斯手术治疗的行为属于资敌。



你们已经有一个中国来的超级中锋了,又搞个苏联超级中锋,还帮着他击败美国队,你们还是不是美国球队?



因为美国队在1988年汉城的失败,到1989年,美国推动国际篮联允许职业球员参加奥运会、世锦赛。



这一举措客观上推动了萨博尼斯、迪瓦茨等一大批欧洲球员来NBA淘金,因为他们不用再担心加入NBA球队就无法为国效力了。



但萨博尼斯因为一系列的伤病、强行复出,导致他的健康状况很不乐观。



在1988-1989赛季中,他在联赛里再度受伤,不仅仅是跟腱,他还患上了慢性膝痛,脚踝习惯性扭伤以及腹股沟的问题,这让他的双腿变得脆弱,弹跳、移动都受到影响。



他的膝盖绑上了两个特制的护膝,他很少能再像1986年之前那样飞天扣篮了。



来到波特兰后,医生例行对他进行了健康检查,发现他的腿伤痕累累,也就比当年的比尔-沃顿要好一些,和甘国阳这种从没大伤过的人是没法比。



所以萨博尼斯对自己的忧虑并非单纯的不自信,他对自己的身体情况很了解,他对NBA的密集赛程非常担忧。



好在开拓者目前已经建立了一个相当完善、谨慎的球员健康评估机制,一個球员是否适合登场,他们会给出最为稳妥的建议,把球员健康放在第一位。



NBA赛季确实漫长,但开拓者充裕的人员配置,能给球员休养生息的时间。



再说了,开拓者还有NBA第一老黄牛,场均登场40分算少的铁人阿甘,他们的内线完全不用担心无人可用。



和萨博尼斯相比,迪瓦茨的健康状况是很好的,他是萨博尼斯的平替,迪瓦茨的问题是:他还没有服南斯拉夫的一年兵役,这会给他打球带来一些麻烦。



而彼得洛维奇已经服过兵役,但他的身体在夏天出现了一些状况。



彼得洛维奇和萨博尼斯不同,同岁的他之前很健康,没有大的伤病。



在来波特兰之后,他根本闲不下来,他对游山玩水没兴趣只想找个地方打球。



结果在波特兰社区大学体育馆训练时,突然感到背部疼痛,是那种无法活动的疼。



一同训练的训练师将他送回公寓,接着通知队医,对他进行全面检查,了解疼痛的来源。



一开始医疗团队认为彼得洛维奇是坐骨神经痛,只要进行微创手术就能好起来。



但是经过更为细致、全面的检查后,波特兰地区著名的日裔神经外科医生卡尔文-田边认为,彼得洛维奇的椎间盘出现了问题,里面的一些碎片压迫神经,导致背部和腿部的疼痛。



韦斯特在得到相关信息后,要求立刻对彼得洛维奇进行手术治疗,确保他在休赛期能够好好养伤,早日恢复。



于是,卡尔文-田边操刀了彼得洛维奇的手术,清理他椎间盘的一些骨头碎片。



在手术过程中,田边医生发现他的椎间盘上有一个囊肿,这个囊肿压迫了彼得洛维奇背部的一根神经,是导致他背部持续疼痛的元凶。



在处理掉碎片和囊肿后,彼得洛维奇背部的疼痛和腿部的不适都消失了。



和萨博尼斯一样,他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休养生息,为新赛季做准备。



因为手术的原因,他错过了开拓者7月份的夏季联赛训练营,只能在场边看着队友们训练比赛。



萨博尼斯受到了同样的待遇,他们都只能在场边看着,医生给他们的建议都是休养。



只有迪瓦茨可以参加比赛,和新人们一起适应NBA的对抗环境。



这种场面很奇怪,在欧洲,南斯拉夫和苏联男篮可以说是死对头。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苏联和南斯拉夫是最为强劲的对手。



彼得洛维奇是南斯拉夫的得分王,而萨博尼斯是整个奥运会的篮板王。



双方在小组赛中首场相遇,当时苏联队大比分落败,76:92,输了16分。



这个分差在40分钟上下半场的FIBA比赛中还是比较夸张的,尤其是双方实力这么接近。



这场比赛萨博尼斯只拿到11分,他还没有从跟腱伤势中恢复,开拓者医生建议他不要上场。



为了金牌和胜利他还是登场了,结果首战表现挣扎,输给了宿敌南斯拉夫,萨博尼斯非常沮丧。



但后面萨博尼斯和苏联队越打越好,在关键的半决赛他们干掉了美国队,萨博尼斯13分13个篮板球,他在三秒区的防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外线球员很难杀入内线得分,超级新星丹尼-曼宁全场一分未得。



接着,苏联队在决赛再遇南斯拉夫,这次萨博尼斯没有留情,他摧毁了迪瓦茨,摧毁了南斯拉夫的内线,他拿到了20分15个篮板球,一雪前耻,率队拿到冠军。



这场比赛彼得洛维奇拿到了全场最高的24分,但无济于事,他的突破屡屡被萨博尼斯破坏。



迪瓦茨在萨博尼斯面前更是颇为狼狈,被萨博尼斯在头上扣篮,在进攻中被萨博尼斯大帽。



这场失利让两人非常失望,更是牢牢记住了萨博尼斯这个苏联巨人。



没想到,现在三个人成为了队友,一个在场上比赛、训练,两个坐在场下发呆。



萨博尼斯和彼得洛维奇略显尴尬,他们语言不通,而且都是沉默寡言的性格。



偶尔想说两句,往往一方开了个头,另一方就不知道该说什么,接着又是沉默。



两人和周围的美国球员也没有什么共同语言,大部分签了短合同的新人在球队的时间都不会长。



虽然不怎么说话,但两人的关系不差,在88年奥运会的时候,他们作为对手在场下碰过头。



奥运会决赛后组委会安排药检,两人被分配在了同一个房间,巴克沃尔特和甘国阳一起去看的比赛。



巴克沃尔特非常担心刚刚打完比赛的他们在里面会发生冲突,进而影响日后在开拓者的合作。



但药检结束后他们并肩从房间里走出来,脸上的表情很正常很轻松,萨博尼斯还请彼得洛维奇喝了一扎啤酒。



三人组里,年龄最小的迪瓦茨是沉默寡言二人组之间的最佳粘合剂,性格开朗、活泼的他是三个人里英语最差劲的,可是他话最多,最喜欢开玩笑。



面对老对手萨博尼斯,迪瓦茨并不抵触,相反两个巨人相处的很好。



萨博尼斯能参加一些简单的对抗性训练,里克-阿德尔曼允许他参加战术训练。



两个斯拉夫巨人会在训练馆里一对一斗牛,互相交流经验。



因为迪瓦茨的加入彼得洛维奇话也会多起来,他们有共同的话题:篮球。



之后就形成这样的情况,只要迪瓦茨在,三个人就能说说笑笑,很不错。



迪瓦茨不在,剩下两个就成了闷葫芦,而迪瓦茨和任意一个在一起都感觉良好。



第九章 三人组[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