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九十四章 若早有此等奇物,李广就不用自尽了!   我戾太子只想被废[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四章 若早有此等奇物,李广就不用自尽了![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赵禹走上前来,躬身说道:



“陛下此前已经定下了针对卫满朝鲜的方略,只需对朝鲜半岛以南的辰国施以部分军援,便可令卫满朝鲜难以安睡,不战而困人之兵,久而久之必可令卫满朝鲜不得不臣服,此计甚妙。”



“如今若改为远征卫满朝鲜,最终达到的目标并未发生质变,无异于舍易求难。”



“此乃不妥之一;”



“殿下奏疏中所言皆为梦境,尚无确切定论,为了尚无定论的事情大动干戈,难保最终不是虚耗国库内帑。”



“此乃不妥之二;”



“海洋凶险莫测,广阔无垠,我大汉虽有楼船,但除了前些日子跨越渤海到达辰国,并无其他出海经验,太子乃一国储君,人身安全干系朝局稳定,实在不宜贸然随船出海。”



“此乃不妥之三。”



说到这里,赵禹还不忘向刘据施了一礼,一边向他表达歉意,一边郑重的刘彻说道,



“因此微臣以为,殿下在奏疏中所言之事,尚需从长计议,请陛下明鉴。”



话音落下。



“是啊是啊。”



“赵正监言之有理……”



“的确不可贸然行事……”



有人点着头附和起来,其中就包括刘据的姨夫,也就是公孙敬声的父亲,现任九卿太仆的公孙贺。



不难看出内朝中与赵禹抱有相同想法的官员占据着多数。



而刘据这边则只有一个勉强支持自己的桑弘羊,还有一个此前已经明确表示自己最多“弃权”的卫青。



至于刘彻。



目前虽尚不知他究竟是什么的态度,但却也可以看出,他对这件事其实是有一些兴趣的,否则便不会专门召见内朝近臣来开会商议。



“刘据,你可认同赵禹的看法?”



刘彻听完亦是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然后将问题抛给了刘据。



“儿臣认同。”



刘据微微躬身。



“你认同?”



刘彻蹙起了眉头,既然认同还上这道疏是什么意思,逗朕开心?



其实在召开这场内朝会议之前,他已经就这道奏疏中的内容询问过了桑弘羊。



桑弘羊虽未提及自己已经在博望苑讨论过这件事的事情,但也充分向刘彻阐述了大汉获得一座银山具有怎样的意义。



至于其他相关徐福、长生不老药和平原广泽的事情,则没有正面回应。



毕竟这不是他的关切,却又知道这是刘彻的关切,因此对于这种事情,模棱两可才是最正确的态度,最好不要置喙。



因此不论是为了那座银山,还是为了长生不老药和平原广泽。



刘彻都有心想去试一试,赌对了一本万利,赌错了也顺势将朝鲜半岛纳入了大汉版图,只是耗费比原本的计划多了一些,但是目标实现的也快了啊。



当然。



正如赵禹所说,就算要赌他也压根就没打算让刘据出海。



不久之前河间国刚发生了刺杀太子的事情,虽不至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但他也不想让寄予了厚望的刘据前去冒险,万一像徐福一样一去不回了呢?



沿岸地区的确有传言说徐福可能到达了某处仙境,已经成了不老不死的神仙,但也有传言说徐福早已葬身鱼腹。



谁也说不清楚哪个传言是真,哪个传言是假……



而今日之所以将刘据召来参加内朝会议,而不是私下将他召进宫来询问。



则是刘彻留的一個心眼儿。



他若当面对刘据提出质疑,这个逆子多半又要出言不逊,说不定还问不出什么正经东西来,但若是这些内朝近臣提出质疑,这个逆子就算出言不逊也不是针对他,而且为了平息众人的质疑还得当众把话给说清楚。



正如他始终贯彻的御人之道。



让下面的人争来吵去才是王道,他只要不下场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对于刘据这个逆子更是如此,免得气着自己。



可现在呢?



这个逆子居然不和赵禹争,给朕来了一句“儿臣认同”,这也太不按套路出牌了吧?



“正是,儿臣以为赵正监能够说出这些话来,足可看出赵正监对父皇忠诚不渝,对国家大公无私,字字句句皆在为大汉社稷着想。”



刘据也对赵禹施了一礼,笑着道,



“若儿臣处在赵正监的位子与立场,也会说出几乎相同的话来,因此不能不认同。”



“?”



刘彻与一众近臣闻言纷纷面露疑色。



无论是内朝还是外朝,政见不同都是常有的事。



第二百九十四章 若早有此等奇物,李广就不用自尽了![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