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章:温酒斩华...   短视频剧透历史:开局现代战争[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章:温酒斩华...[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接下来天幕又刷到了一些拜年的视频,众人才得知后世快到过年了,看日期是2月多,难道后世的年节不是正旦吗?



没有人能解答这个问题。



天幕熄灭后,这次很快又是一个月过去了。



在这一个月当中,曹操亲自试乘后就让人加紧打造了一批骑兵三件套,马镫和高桥马鞍能让骑兵在冲锋途中保持身体稳定,同时空出双手后,能使用更为重型的武器或者弓箭。



这样衍生出来的使用各种武器的骑兵,在战场上将会是敌人的噩梦,例如骑兵弓箭手。



而且他还惊喜的发现,有了这三样东西,就算是普通步兵,也能很快地在马背上稳住身形,勤加练习的话不出几个月就是一把好手。



这就意味着,骑兵的兵员训练成本大幅降低,只要有战马,就能快速拉起一支骑兵来。



...



贞观年间。



李世民同一众文臣商议后,还是觉得贸然将化肥推向全国的话太过于冒险。



正好是八月多能赶得上第二季的栽种,于是选了几十亩官家的田地进行试验,这其中有良田、也有普通的田。



李世民望着天幕的标题“重生之我在考场写爽文”,大概知道了后世的小说,这后世也太偏爱小说了。



受此影响,长安、洛阳茶余饭后也兴起了一股小说热潮,也有酒楼老板看到了商机,雇人续写部分以前天幕看过的小说,再聘长安城有名的老先生说书,以此招揽生意。



李世民对此不甚在意,他更在意的是后世的学校,夫子平时都教授些什么内容,相关的制度等内容。



...



【一位初中语文老师,分享学生的考试作文,仿佛下一秒就是我重生了】



【他们还是离婚了,我撒泼打滚寻死觅活,用尽一切手段也没有拦住他们,我恨他们】



【直到爸爸领着小三出现在我们校门口,我才明白妈妈为什么哭】



【他们问我跟谁,我决定跟着爸爸,妈妈哭的更难过了,死活不同意】



【我单独和妈妈说我是人在曹营心在汉,我跟着爸爸会给妈妈减轻负担】



【我又拿成绩赌注发誓,妈妈终于被我劝说同意了】



【真正的原因是,我不能让爸爸和那个三消停,我和小三势不两立】...



长安城平康坊春满庭中,风流才子云集。



每天的早上和中午是甘棠极少的私人时间,由于工作性质她一般都会补觉睡到大中午,然后在底下丫鬟手忙脚乱期间画好妆容,此时妈妈桑已经开始催促姑娘们待客了。



作为楼里的三台柱之一,甘棠的要接待的客人并不多,虽然为她而狂的客人并不在少数。



与春满庭齐名的其他三家青楼,也是达官显贵、风流才子、京城游侠络绎不绝。



平康坊作为名扬一国的烟花之地,大大小小的其他青楼也是不少。



平康坊南面是高官显贵云集的宣阳坊,北边是崇仁坊,东面是东市,再往东北边是尚书省官署。崇仁坊和平康坊驻有地方在京城办事处“进奏院”四十多处,除入京的地方官员、驻京官员外,各地举人、才子也都流连于附近坊里,因此这个坊也被戏称为“风流薮泽”,一砖头随便砸下去都能砸死个显贵人家或者风流才子。



此时平康坊、东市都为之一静,大家都被天幕的说书的声音给吸引了,经过千年的发展,后世的小说可以说是在情绪把控上极为到位,怪不得称之为爽文。



与东市对应的是西市,西市附近坊因有中亚、南亚、东南亚以及高丽、百济、新罗、日本等各国商贾入驻,还有不少胡姬随之流浪到长安,因此也是风流放纵之地,成为了不少富家公子哥、少年游侠的纵情游乐场所。



此时的西市纵情游乐、市场交易的声音都不由自主的放小了,不少人都找了酒肆、茶馆等地方边喝边看。



...



洪武年间,朱标用袖子擦了擦汗,被天幕吸引住了,时隔一个月了没见,甚是想念。



朱元璋撇撇嘴,对于这种家庭伦理剧很不感冒,唯一比较新颖的可能就是结局主角发现自己母亲先出的轨。



什么东西?



这作文应该是后世的策论、问答一类的形式,如此不尊师重道成何体统?



这是许多夫子的心声,天幕的部分内容简直让他们心梗,直呼世风日下。



《老师:没后续,扣两份》



《我猜字数凑够了,老师就不配看后续了》



《这玩意分高不高不知道,反正老师一定会看完的》



《还搞了个欧亨利式的结局,牛[笑哭]》



《老师:速更,别逼同学们扇你》



《老师:妙啊妙,改个作文还能看爽文》



国子监。



一群人对着被围在中间的少年也是此语,速更,别逼我扇你。



中间的少年姓杜,高高瘦瘦,眼睛很亮,闻言脸红到了耳根。



半个月前同几个同窗外出,金陵城繁荣之地,很快就有人仿照后世的文体写了一些小说,但总感觉不得劲,于是就打赌说要写本超过后世的小说。



结果其他人都是开玩笑的,就他当真了。



然后一传十十传百。



书名取自某个评论的昵称,当时他们猜想应该是类似“号”一样的东西,比如苏轼就自号“东坡居士”,他当时看见就记下来了,名字叫《总裁已经很久没笑了》。



他不知道总裁是做什么的,只能改名《娘子已经很久没笑了》。



...



天幕再次一变,众人看标题都觉得有趣。



【#三国演义#刮骨疗毒#关羽#华佗】



啊?



汉末南郡,刘备等人已经将治所从公安迁到长江对岸的江陵城。



此时,众人满脑子问号???



众人都已经知道《三国演义》是小说,里面的内容是关于此世的。



那刮骨疗毒?



是小说里的剧情还是现实发生的事情。



那天幕中的二人便是关将军和华佗?



华佗是何人?



从未听过。



“这华佗乃是一名医,曾为曹操医治脑疾,两年前为其所害!”刘备的大舅哥糜芳缓缓道来。



啊???那这就是虚构的了?



【关羽:先生医术如何】



【华佗:医药世家,自幼习医,至今已有80年从业经验】



【关羽:嗨,先生,我听说你才79,不得不怀疑你的简历存在造假】



【华佗:哎~我祖辈从医,传承至此,你可不要乱说】



【关羽:难不成你在娘胎里面,就已经给别人治病了呀】



【华佗:我父亲叫华成功,是皇宫御医,有徒弟数十个,在我母亲怀胎一周的时候,便让徒弟们以我的名义在江湖上行医,因此获得一年从业经验,加上刚好80年】



【关羽:如此说来,先生简历没有造假】



【华佗:哈哈哈哈哈哈,家父是御医要什么简历没有,没问题就开始刮骨吧】



第23章:温酒斩华...[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