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三章 各县县丞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三章 各县县丞[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远处有几个人走在一起,他们走到一处酒肆歇脚,注意到有穿着县丞的官服的人,李承乾道:“大将军,我们也去休息片刻。”



李绩拉住马儿的缰绳,将缰绳交给一旁的小厮,让酒肆小厮拴好马儿,又叮嘱道:“喂些草料。”小厮连连作揖道:“客人放心。”



等马车内的少年人走出来,这个小厮低下头,不敢去看权贵人家的公子。



李承乾与李绩走入这处酒肆,这里的客人不多,只有两个看起来走了远路的商贩,还有两个县官。



李承乾坐在距离县官近一些的位置。



见小厮拴好了马匹走来,李绩看向一旁的太子。



小厮先开口道:“客人我们有茶叶,还有白面包子。”



李承乾问道:“多少钱一碗茶水?多少一只包子?”



“十钱一碗茶水,包子三钱一个。”



李承乾道:“两碗茶水,再来两个包子。”



对方的穿着很名贵,可吃东西就吃这些,小厮心里有些失望,不像人家富贵子弟那般。



“客人稍等。”



李绩低声道:“现在外面也有包子了?”



李承乾颔首,没有说话。



小厮拿了两只肉包子,与两碗茶水。



茶水中的茶叶只有三五片,小厮又给几颗梅子,而后又去忙碌他自己的事。



李承乾吃着肉包子,味道比东宫的差了许多,用的是羊肉夹杂了一些葱。



关中吃的猪肉越多,泾阳赚的钱也就越多。



现在人们还是更喜欢羊肉,白面的价格高,成本也更高,因此用黍米与麦子的人家更多一些。



想要吃到白面的猪肉包子,也就只能去长安城。



听杜荷说起过,他的泾阳养猪场所养的猪并不多,而且现在成猪更少,需要给各县更多的时间,发展各自的产业与生产能力。



李承乾听着一旁官吏的谈话。



“你们三原县这一次出了多少人?”



“不多,后续又给了十余人,总算是将河堤稳住了。”这三原县的县丞又道:“这一次京兆府又召见我们各县的县丞县尉,说不定又有什么难事交给我等,你们高陵县怎么样了?”



高陵县的县臣苦恼道:“还不是一样,这次修缮河堤我们县出了三十多个民壮。”



李承乾吃着包子喝着茶水默不作声地听着。



“你听说了吗?这个许敬宗被太子殿下罚了一年的俸禄,还要在京兆府留用三年,不得升迁。”



三原县的县丞低声道:“听朝中传言,这位太子可是一个行事极为严苛的人。”



“某家也听说了。”



李承乾余光看了一眼,高陵县的县丞看起来四十岁左右的年纪,三原县的县丞也看起来有五十岁了,胡子已白了不少。



听他们议论太子,李绩侧目看去太子殿下镇定自若的模样,手里还拿着一卷书,慢条斯理地吃着包子看着书卷。



“这许敬宗是太子殿下的人,太子行事严苛,难怪许敬宗也会这般严苛。”



“是呀,以往我们几县哪有这么多事,若做错了什么事,别说许敬宗不好对付,说不定连太子都不会放过我等。”



三原县的县丞叹息道:“你我往后还是小心行事为好。”



“这许敬宗当初在泾阳任职县丞时就是一个出了名的酷吏,现在他跟了太子一朝得势,往后关中各县恐会更不好过。”



高陵县县丞又道:“可千万不要办不好事而触怒了太子,你听说了吗?当今太子可是连陛下都敢顶撞的人。”



三原县的县丞稍稍点头,劝道:“莫要喝酒,当差白天里不能饮酒,被京兆府的人闻出酒味就要罚你俸禄。”



这两个县丞齐齐一声叹息,给小厮付了银钱,就快步离开了。



李承乾还坐在这里,手里的包子已吃完了,有一口没一口地喝着茶水。



良久,等两个县丞走远了,李承乾这才放下手中的书卷,拿出一些铜钱,付了茶钱与包子钱。



“敢问,长安城有白面猪肉包子,你们不卖?”



小厮面带笑容回道:“回客人,这白面太贵了,泾阳的猪肉又不好买到,店家说等以后白面便宜了,能买到泾阳的猪肉了再想想办法。”



李绩起身牵着缰绳。



李承乾揣着手站在酒肆外,没有急着坐上马车,而是又问道:“刚刚那两个县丞说现在京兆府管的很严?”



小厮看了看四下,低声道:“不瞒这位客人,现在的京兆府很严厉。”



李承乾揣着手又问道:“以前不严厉吗?”



“以前呀……”小厮道:“以前每年都是交了赋税就好了,朝中要民壮给点民壮就了事了,哪有现在这般,又要这样,又要那样。”



李承乾蹙眉又问:“怎么会这样?”



“还不是当今太子吩咐的,这太子掌管关中农事,各县要忙的事比以往更多了。”



李承乾笑道:“先走了。”



“客人慢走。”小厮微笑着行礼,看着眼前这位穿着名贵的少年人坐上了马车。



赶车的车夫要配一把横刀,这身份一看就不简单。



不过这长安出来的权贵子弟,都是不简单的,心想也没什么。



等殿下在马车内坐好,李绩这才赶着马儿,马车缓缓驶动。



李承乾坐在马车内,闭着眼养神道:“寻常店家的小厮敢这么与客人说这些事吗?”



李绩道:“殿下,末将这就去将人押来盘问。”



“不用了。”



“喏。”李绩点头应声。



“在长安周边开着酒肆,而且还在这么重要的官道边上,这些人背后多半都是有靠山的。”



李绩道:“殿下说得是,末将回了长安就让人问问,还有那两个县丞真是无礼。”



马车内的太子殿下忽然笑了笑。



李绩继续道:“他们议论许敬宗也就罢了,怎么能如此说殿下,还说殿下是个严苛的人。”



“这种话孤听得多了。”李承乾望着沿途的风景,又道:“县丞是一线官吏,他们是最能接近乡民群众的人,可能觉得以往各县的工作量没有这么大,县里县外要做的事没有这么多。”



李绩道:“他们要是觉得要做的事太多,大可不当这个县丞。”



“这关中各县,有些县的县丞是武德年间留到现在的,这些人的能力参差不齐,有能力强的也有能力差的,大多数人都是安分地做好自己的事。”李承乾叹道:“如今不同的,孤在乎这些县丞的能力,相较于朝中各部,各县县丞的治理能力更重要。”



“或者说,孤认为各县的一线县丞其能力应该比六部的侍郎更强才行。”



听着殿下的话语,李绩沉默地赶着马车,听到殿下叹息一声,又有话语声传来。



“孤对各县其实是寄予厚望的,如果他们的能力不够,朝中可以给予帮助,孤讨厌守成不图改变的县官。”



(本章完)



第一百三十三章 各县县丞[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