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零三章 寒冬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三章 寒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明达又拿出一颗枣,见小鹿没有再来,她又将枣放入自己的口中,抱着拂尘盘腿坐在一旁。



坐在太液池中,李承乾又对小兕子说起了一个故事。



父皇也在一起听着,这是一个曾经在东宫讲述过的故事,故事中有两群猴子时常抢夺地盘,有一天,有一只猴子很喜欢看月亮,这天夜里它与族人打死了一头豹子。



第二天,它与族人提着一根棍子站在敌人的面前,那根棍子上插着豹子的头,血淋淋的。



那豹子已死了,它的头被插在树枝上一动不动。



可对手已被吓坏了,它们四散而逃。



因敌方的猴子觉得,豹子是不可战胜的,它们战胜了不可战胜的对手。



那只喜欢看月亮的猴子,让其他猴子杀了敌方的猴子首领,甚至都不用它们动手,敌人咬死了那个弱小的首领,臣服在了更强的首领面前。



李承乾对小兕子道:“这个故事你可以先记下,以后再慢慢领悟。”



这是一个很残酷的故事,而且这个故事很冰冷,甚至不适合小孩子。



安静的夜色中,李丽质望着平静的湖面,湖面上正倒映着明月。



眼看着也没鱼咬钩了,便在夜色里回了宫。



翌日,李承乾得知了李治与李慎装病的事,这件事还是被孔颖达撞破的,当孔颖达去探望的时候,这两个小子正在大口吃着烤鸭。



气得几个夫子差点没当场吐血。



听着临川的讲述,李承乾道:“那几位老人家没事吗?”



临川回道:“皇兄放心,东阳姐姐前去探望了,魏王还去责备了稚奴与慎弟。”



“那就好,他们两兄弟玩闹也罢,平时喜欢打架也罢,别把人气死了。”



一旁的高阳与清河忍着笑意,差点没忍住笑出声。



这个家还是很好的,至少现在很好。



东宫的兄弟姐妹都很照顾年幼的弟弟。



只要李治不犯大错,兄弟姐妹能帮他们拉扯也好,给他们遮掩也好,也就自家兄弟姐妹能够在关键时候帮他了。



太监脚步匆匆而来,禀道:“太子殿下,陛下得知了晋王与纪王装病一事,陛下让老奴带话来,稚奴与慎儿不懂事,朕有过错,身为东宫长兄亦难辞其咎。”



李承乾就坐在东宫的院子里,也没去看站在门外的太监,而是揣着手坐在椅子上,回道:“是儿臣没有教导好稚奴,往后削减晋王府用度,晋王与纪王禁足半月反省悔过,父皇以为如何?”



太监又脚步匆匆去传话,给皇帝与太子传话是最辛苦的,这世上怎有如此辛苦的事,皇宫为何这么大。



李承乾低头看着铜锅内翻滚的汤水,独自一人吃着火锅。



现在的东宫越来越清闲了,也没有以前这么吵闹了,因弟弟妹妹都已长大了,不再是小时候那样了。



李承乾拿着一卷晋王府的起居注看着,这卷起居注是临川让人带来的,好在这卷书先送到了东宫,要是被父皇知道稚奴与慎弟背地里说过的话语,也不知道父皇与那几个老夫子会如何想。



当然了,也无关他们怎么样,东宫是兄弟姐妹的靠山,李家人自家不团结,往后还能指望谁?



等李丽质走来,李承乾吩咐道:“丽质啊,稚奴的晋王府仆从都换一批。”



说罢,李承乾将一卷起居注递到她面前。



李丽质颔首打开看着,神色凝重道:“换来换去总不能一劳永逸的,让他们自己管住嘴才是最好的。”



临川颔首道:“稚奴只是在质疑一些前贤的话语,有个夫子与他说天降灾害便是帝王不仁,他们听到这话便很愤怒,皇兄皇姐且放心,稚奴与慎弟至少没当着人这般说。”



李丽质颔首道:“临川做得很好,你去看看他们,给一些告诫。”



临川起身行礼道:“妹妹这就去。”



李承乾又吩咐道:“人还是要换一批。”



“喏。”



临川走之前还带了一个小包袱,多半是要给弟弟洗换衣裳。



李丽质低声道:“今年各县都恢复生产了。”



李承乾道:“嗯,孤去看过了。”



“妹妹再去核对一下账目。”



说罢,她又走回了殿内。



李承乾坐在东宫的院子里,看着眼前的积雪,等着锅中的羊肉熟。



铜锅内的汤水翻滚,还带着一些葱段漂浮着,李承乾夹起一块羊肉放入口中,今天其实还有一件事,那就是王珪老先生过世了,这也是为什么父皇不亲自将稚奴与慎弟叫过去责备的缘由。



这位春秋七十有二的老先生终究是没在终南山终老,而是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都在教导魏王李泰。



老先生过世终究是一件悲伤的事。



李承乾难得拿起一旁的酒壶,倒上一碗酒水,洒在了地上,朗声道:“老先生一路走好,谢谢您这么多年来教导青雀。”



第二天,李承乾出了宫,与李泰站在一起在长安城前送别了出殡的老先生。



“青雀,老先生会葬在终南山吗?”



听到皇兄的话语,李泰披着丧服,远远看着送殡的队伍,缓缓道:“老先生弥留之际时,青雀就让人将他老人家的衣冠葬在了终南山。”



“嗯。”



李泰早就想到了老先生的家眷不愿意将他葬在终南山,而是希望将老先生葬在祖地,并且也提前准备了。



在这种事上,不用为李泰考虑,他都会提前做好准备。



李家给了老先生更高的敬意,皇帝素服举哀,太子与魏王率百官相送,追封吏部尚书,赐谥号为懿。



百官纷纷回了长安城,李承乾又看向站在边上的李治与李慎。



李唐一朝的开国初期也算是沉重,朝中的老臣接连去世,上一次是温彦博老先生,之后是虞世南老先生,现在是王老先生。



李承乾又看向站在远处早已背过身往回走去的舅爷,似乎舅爷的背影也苍老了许多。



这些天朝野坊间的气氛也很低落,只有爷爷抱着小於菟还在笑着,或许只有看淡生死的老人家才能依旧如此开怀。



小於菟越发胖了,他的眼睛明亮,抓着太爷爷的胡须咧嘴笑着,时不时揪两下,这个孩子又很强壮,力气也大。



李唐一朝总是与悲剧有关,悲剧也总是与权力有关。



史书上,长孙皇后早逝,李承乾造反失败,带着心中的不甘被流放到了黔州,因此被牵连宗室与朝中将领数十人。



而也在这年,早早嫁出去的长乐公主李丽质过世了,次年李承乾死在了黔州。



也在同年,李泰因涉足夺嫡被贬,以后留在封地郁郁而终。



第三百零三章 寒冬[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