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四章 暗度陈仓   大唐天将军[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四章 暗度陈仓[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们不可能都与大唐齐心。



虽然他们不知道具体的进攻时间,但从鸣沙渡兵马聚集的数量,可猜测一二。



如果唐军汇聚在一起,列阵前行,突厥诸部机会就不大了。



反之,在唐军渡河的时候进攻,是突厥最好的机会。



当然,唐军可以绕道境内过河,但那会影响战机,出现变故。



突厥明显是想与唐军一战,让唐军知难而退。



峡石(今青铜峡)通道,是鸣沙渡出塞的一条通道。



由于具有黄河天险,唐军没必要把守。



而且峡石空地太大,很难守住。



“我军本可从黄河外过,现不得不从黄河内行进。”



王思礼听到这个汇报后,向李瑄说道。



“突厥守着鸣沙渡到丰安的渡口,似乎是逼迫我军主力南下渡河,消耗我军士气。”



李瑄向众将说道。



这一段黄河的渡口,包括丰安军的渡口,都会被突厥监视。



一旦唐军渡河,他们很快就会派轻骑而来。



数万兵马,以及相应铠甲、兵器想全部过河,需数日时间。



唐军本是灭突厥而来,主动出击,士气高昂。



若被逼得需要多花十天时间,士气必受打击。



李瑄注视着挂在墙上的地图,对众人说道:“丰安军在黄河外。可禀告王帅派遣我军,向峡口逼近。”



定远军在灵武东北二百里,虽然也是在黄河外,因山路隔绝。定远军只能先到黄河以内,再南下鸣沙渡。



定远军是守卫北方的门户,面向草原,可方便出塞。



“如果突厥诸部主力,全力突袭我丰安军呢?”王思礼问。



“我们出军的时候,鸣沙渡的经略军佯装要渡河,牵制住突厥骑兵主力。派遣另一部分经略军暗度陈仓,夜晚至丰安军渡过河。”



“丰安军和一部分经略军汇聚在一起,就不必担心突厥骑兵。”



李瑄回复王思礼。



他希望能在峡石一带,与突厥骑兵一较长短。



只要将这些突厥骑兵消灭,贺兰山以西、以北的突厥诸部,必望风而降。



“将军妙计,不过我们需要征求王帅的意见。”



王思礼称赞道。



“王帅若知突厥骑兵逼近峡口,一定也会如此,或许还有更好的计策。”



这不算什么妙计,只是身为将领的基本。



敲定计划,李瑄立刻拟订军文,派人快马加鞭将消息传递给王忠嗣。



王忠嗣应允。



不久后,一万名经略军,南下向丰安军渡转移。



八月十四,黄昏,张齐丘将剩下的一万五千名定远军、经略军兵马,和一万皋兰州等胡骑,列在鸣沙渡,组织上百艘小船,呈渡河之状。



同时,李瑄率领一千轻骑,出丰安军城,分成二十队,驱逐突厥探马。



在周边监视的突厥骑兵,见到这阵势,迅速前往峡口禀告。



半个时辰后,丰安军渡,出现一队又一队的唐军。



其中,身披明光甲者,竟有三千之数,还有两千唐军披鱼鳞重甲,手持近两丈长的大枪。



另外有强弩千具,以及战车、鹿角,这些列阵防御的器械。



这是唐军面对胡人骑兵的倚仗。



王忠嗣将本部经略军所有披铁甲的士兵,都派遣至此。



以防止突厥狗急跳墙,不顾一切地冲阵。



王思礼率领城内全部步骑,出军城接应,在军城前,列开阵势。



很快,在峡口的突厥骑兵就得知唐军有千骑从丰安军城出。



他们怀疑丰安军会从丰安军渡过河,与唐军主力汇聚。



但对岸的唐军,一副随时过河的架势。



几个部落酋长商议后,决定分一万骑兵南下,另外两万多骑兵,继续驻扎在峡口。



突厥人认为,有一万骑兵,就算丰安军出城,也可剿灭……



阿波达干部的酋长是几个突厥部落共同推举的首领。



他们谋求与唐军一战,击退唐军,保住自己的部落。



投降唐人,不是他们的命运!



第五十四章 暗度陈仓[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