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零一章 南霁云   大唐天将军[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一章 南霁云[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沿海百姓对李瑄的崇敬如同神明,特别是那些受益的百姓。



李瑄灭掉劫掠他们海贼,灭掉欺凌他们的豪强,分出田地,留下钱财。



这是百姓们梦中都想象不到的美好。



如今却被李瑄实现!



不少穷苦百姓,像祭拜佛像一样祭拜李瑄。



以后两浙一带,李瑄的声望会越积越深。



这种现象对只酷吏来说,将来不会有什么用处。



但对李瑄来说,天下裂变的时候,再来临海,绝对可以一呼百应。



四月十日,李瑄得到一个消息,令他非常伤心。



大诗人贺知章去世。



他的家人,以道士礼简葬。



李瑄送去悼文,一来一回需数日时间,李瑄走不开,只能缅怀。



他很怀念在曲江柳岸与贺知章相遇,那种精神矍铄的面貌。



他多次去贺知章家中拜访,对这个大诗人,大学者,万分尊敬。



贺知章留下的诗集,李瑄将来会好好拜读。



在一个月前,李隆基终于忍受不住李白的性格,对其“赐金放还”。



四月,年仅三十三岁杜甫与大诗人李白,在洛阳相遇。



杜甫也开始他第三次漫游。



这种增长阅历,了解天下的方式,使杜甫将来能胸怀天下。



……



“我准备回京向圣人复命。你们都是有罪之人,但念在你们缴纳贪污金银,又在这段时间勤勤恳恳,为百姓分田地,维持两郡局势,我就不再追究你们的过失,希望伱们能如同《后汉书》的清廉官吏,名垂青史。莫要再做出令自己后悔的事情。”



四月十五日,李瑄决定回长安述职。



不处理这些官吏,李瑄有自己的考虑。



见识到这次杀戮,他们再犯法的概率就会变低许多。



当然,新任的太守,肯定不会再从他们中选择。



李瑄不操心这样的事情,还是让朝廷决定委派谁过来。



“多谢将军开恩!”



一众官吏拜道。



他们现在看到李瑄就发抖,哪能不勤勤恳恳?



听到李瑄不再追究之前之事,他们很激动,有的更是流出眼泪。



终于保住一命。



当天下午,李瑄就决定离开。



他没有和大部队一起,大部队押送着许多豪强的家人,一车车钱财、一车车绢锦、金银珠宝。



他们回到长安需要三四个月时间。



李瑄不想浪费这些时间。



他将剿灭吴令光以来获得的金银珠宝、钱绢记录成册。届时转交给李隆基就可以了。



只有李瑄的亲卫和张兴,跟着李瑄一起回长安。



他们每人骑四匹马,白天狂奔,夜晚只在驿站休息四个时辰,十天内就能回到长安。



通过审问,李瑄得知豪强向李林甫贿赂黄金,将一份奏书呈给圣人。



他要回去看看,有没有机会再整一次李林甫。



当临海郡的百姓得知李瑄要离开,纷纷前来为李瑄送行。



他们不断地向李瑄拜礼,并将家中的食物拿出来,有的老者还捧着钱币,要送给李瑄。



临海城虽然不在海边,但是李瑄除去欺男霸女,无恶不作的豪强。处死了一批官吏,使整个临海城为一清。



他们再也不用担心豪强的欺凌。



而且李瑄平易近人,在官吏面前李瑄是杀人魔头,但在城中,经常与百姓接近,了解他们的生活。



李瑄不让百姓叫他将军,而是称他为七郎。



临海郡的百姓有谚语相传:“七郎为郡守,草民愿折寿。”



寓意李瑄能让他们安稳生活,折寿在所不惜。



如此种种,让李瑄更坚信自己的道路。



李瑄没有收下百姓的礼物,他下马向临海百姓谢礼后,与亲卫一起策马离开。



许多百姓以袖掩泪,不得自己。



“汉代的酷吏离开后,有没有这样?”



有年轻士人聊天时不禁问。



“李七郎不一样,他一面是能臣酷吏郅都,一面清廉官吏赵广汉;他们二者合一,亦不能相比。官吏们畏他如虎,百姓们爱他如爱自家。”



一名年老的士人回道。



“他这样会得罪很多人,朝中官吏们畏惧他,也不敢与他太过亲近。与豪强有关系的大臣也找机会陷害他。”



年轻士人还是觉得李瑄太过鲁莽。



“他做这样的事,就一定考虑到这点。这是他的选择。”



年老士人回答。



“敢问您觉得他将来能当宰相吗?”



年轻士人好奇。



“他一定能当宰相!”



年老士人如是说道。



“非也!引用《左传》的一句话:君以此始,必以此终!”



又一名士人加入聊天。他并不看好李瑄。



年轻士人看向年老士人时,年老士人却笑着摇头,他没有去争辩。



……



李瑄一行,四马轮换。



由于未带大军跟随,几乎每到一个郡县,就要被拦下查验身份。



当得知李瑄来到本郡县后,官吏和豪强恶霸无不战栗,他们关闭门户,竟然数月不敢打开。



第一百零一章 南霁云[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