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七章 献给李帅金字告身   大唐天将军[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七章 献给李帅金字告身[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瑄的神策队已经招募一百三十五人。



但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神策队都留在节度使府衙。



平时都在府衙内的校场训练。



李瑄回自己府中的时候,只会带二十余骑拱卫周身。



清一色黑色明光甲的神策队,腰间挎着宝剑,马侧放着牛皮弓囊,马弓插在其中,弓囊旁边还有箭囊。



另一侧则挂着一柄锐利的长枪。



如此队伍过街,总是会让行人们驻足,他们知道此年轻的将军,是当今陇右军的主帅。



短短两个月,陇右平民百姓,无不感激李瑄。



因为在这两个月,豪强大户,纷纷关闭大门,不敢剥削佃农,更不敢欺凌百姓。



大族子弟行走在路上,也要夹着尾巴做人。



地方官吏亦不敢多向百姓索要苛捐杂税。



他们生怕被李瑄抓住把柄,再出现临海、余姚那种恐怖的结局。



李瑄不是普通的官吏,如果是普通的官吏,豪强被逼急定要杀死李瑄。



但李瑄掌握整个陇右的兵马,随便找个理由,就能将犯上的豪强族灭。



这一日,李瑄正准备前往府衙办公的时候,一名青年拦在李瑄的马前。



他一身粗布衣,背后背着一个皮革裹着的东西,应该是一柄剑或者一柄刀。



“何人胆敢拦路!”



神策队拔剑戒备。



李瑄在队伍中心,就算是有人想用强弩射李瑄,也难以命中。



“我想成为李帅的亲卫……”



那青年开门见山地向李瑄喊道。



“我的亲卫有还有不少名额,每三日都会试验一次,如果能通过,就为我之亲卫。”



李瑄示意亲卫收剑,并向这名青年说道。



看样子他也是一名游侠。



李瑄一直强调,侠是一种精神,为国家大义拍案而起,为一个承诺付出一生。



真正的游侠不会去欺凌人,李瑄还是比较欣赏的。奈何当世许多什么都不会的人冒充游侠,坑蒙拐骗。



“我参加过考验,可骑射未通过。但我最擅剑术,两相击剑,无人匹敌!”



青年坦言道。



“在马上战斗,剑不可行。需弓箭和长兵器致胜。这也是为你们的性命考虑。”



李瑄婉拒这名青年。



自马蹬和马鞍出世,真正的冲阵骑兵,都是长矛、长枪、马槊等长兵器。



只有以骑射为主的轻骑,才配横刀,目的是追击敌人的时候近战。



正面冲锋,拿刀剑和拿枪矛战斗力差距巨大。



所以好剑术能受游侠景仰,却在战场上几无用处。



李瑄不可能无缘无故收这名游侠为亲卫,如果起这个头,对那些力量过关,骑射未过关者,很不公平。



“我不强求李帅收纳,但如果我献上一枚金字告身,能否成为您的侍从!”



青年意料之中,如果只是这样而收纳他,那就不是大名鼎鼎的李将军了。



“郎君知道金字告身代表着什么吗?”



李瑄面色凝重地反问这个青年。



吐蕃的“告身之制”中,告身是吐蕃官吏、将士身份的象征。



吐蕃有“六告身”之说。



分别为瑟瑟、金、金涂银、银、铜、铁。



又按告身的大小,分为六等十二级。



其中瑟瑟是一种宝石,大唐称其为玉字告身。



金涂银是吐蕃词汇颇罗弥的翻译,大唐一般称其为金涂银告身。



告身是一个牌子上镶嵌金石铜铁等,挂在身上显著的位置上,有的会不要牌子,戴在手臂上。



哪怕是最普通的铁字告身,也只有勇士可得。



一般金字告身都是吐蕃的万夫长,以及吐蕃军中大将,且必须是贵族出身。



另外吐蕃与大唐的边境处,也以千户所设有军,有类似于军使、节度使的官职,大唐将其译为军使、节度使。



吐蕃军使也有可能有金字告身。



所以李瑄才会吃惊这游侠会说这样的话。



哪怕是次金字告身,也能以此获得丰厚的战功。



“我明白,三个月内,我必献上金字告身,成为李帅的侍从。”



青年郑重地说道。



“以个人而言,这是难如登天的事情,不需因为成为我的亲卫而铤而走险,要珍重自己啊!”



李瑄看这青年勇气可嘉,遂劝他一句。



“这不算是难如登天。请李帅等我消息!”



说完,青年扭头离开。



李瑄摇头笑了一下,成年人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或许这年青人觉得不可能,中途就放弃了。



“李帅,他是名动河陇的游侠廖峥嵘,据说他的剑术快若闪电,势如雷霆,无人能敌!”



一名曾经游荡在河陇的亲卫向李瑄说道。



“廖峥嵘有什么事迹,能名动河西、陇右?”



李瑄好奇地询问。



“回李帅,开元二十九年时,吐蕃一队骑兵入境,追击逃难的百姓。他引诱吐蕃骑兵下马,杀了十几个吐蕃士兵,又从容离开。”



这名亲卫回答道。



“廖峥嵘既有此事迹,他为何不告诉我呢!薛错,去将廖峥嵘追回来,我以他曾经的义举为由,召他为亲卫!”



李瑄向薛错吩咐道。



“遵命!”



薛错领命策马而去。



不一会儿,薛错回来向李瑄禀告:“廖峥嵘说他已经承诺过李帅,必会将金字告身献上。”



“可惜了,如果因此失去一名猛士,那就太令人遗憾了。”



廖峥嵘的固执,让李瑄对他产生期待。他希望廖峥嵘能完成这看似不可能的事情。



九月中旬,李瑄从诸牧监调集的战马,已经全部到位。



李瑄不得不在湟水城周围,再开辟数个马场,用以饲马训练。



湟水城的战马,早已成诸军之最。



河西最精锐的赤水军,有兵三万三千人,马一万三千匹,私马和缴获的战马上万匹。



可和现在的临洮军比,还差了一大截。



安重璋的兄弟们和叔父到达湟水城,李瑄将他们安排到安乡郡、金城郡的牧监。在郡衙挂职事官。



还有两个安重璋的族弟,在临洮军任职,专门管理临洮军的战马,保证战马的健康,以免出现不必要的损耗。



早在半个月前,李瑄拿下监军郭全的时候,就下令高秀岩开始行动。



他需要一场大军功,赢得李隆基的信任。



与高秀岩随时保持联系,一旦有情况,就会立即备战。



这一日连连发生令李瑄高兴的事情。



他的主事判官刘晏,和车神塞一起来到湟水城。



“近一年未见,君消瘦不少啊!我还以为君不应我幕府呢!”



李瑄先将刘晏请入正堂中。



有刘晏在,他的担子会轻松许多。



招刘晏为主事判官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刘晏擅长理财,李瑄希望在刘晏的运作下,陇右的军需充足,能支持他进行一场大战。



“能得李帅垂青,是我刘晏的荣幸,敢不应召?只要李帅能用得到我,可随意吩咐。”



刘晏向李瑄一礼,今后他就是李瑄的直属幕僚。



虽号为“神童”,十岁得见龙颜,但他深知自己这种祖上不显赫的人,想要位极人臣十分困难。



有李瑄这样的贵人帮助,他更有可能地去完成自己的政治抱负。



“今后君就为我主镇湟水城,查政务、支度、营田、盐铁等事宜。我会向朝廷奏你为左千牛卫左司阶,作为职事官。”



李瑄早就想好了,刘晏是主事判官,主节度使幕事。



刘单为随军判官,在李瑄领军的时候,随李瑄一起出行。



刘晏有先后两次治理县政的经历,再加上李瑄对刘晏的了解,宰相之才,对军政事务,能手到擒来。



“多谢李帅!属下必不会让军务成为将军征战的累赘。”



第一百一十七章 献给李帅金字告身[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