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九章 忠于社稷,李泌出山   大唐天将军[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九章 忠于社稷,李泌出山[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那些信奉道家的臣子,也多有“迎合圣人”之意。



而且李瑄布下的视野太大,他自己都没想过。



“儒是治国之术,但张良那样的人,也能名垂青史。”



李瑄不会在意信奉什么,别说是道教,哪怕是一个和尚有才能,他会有三顾茅庐的诚意。



历史对李泌的定位是谋士,军事战略家。



他觉得李泌跟着他,绝对比跟着李亨效力好。



李亨虽然对李泌不错,尊重李泌信仰。



但他有时候也刚愎自用,不听李泌的意见,比如攻击河北的时候,李亨急功近利,不听劝说,致使河北没有肃清。



再比如收复两京的时候,不听李泌的建议,急于收复长安洛阳。所以就有郭子仪向回纥借兵的一幕发生。



李亨的儿子李豫就更不地道了,李泌作为一个仰慕长生的人,自然不食荤腥,不近女色。多年皆是如此!



可李豫非得强迫李泌吃肉,又强硬让他娶妻。



从安史之乱后的表现能看出,李泌弃功名利禄如敝履,有拯救天下的志向。



“当今局势,虽有倾斜,却也没有那么困难。”



李泌还是摇头。



盛世还在延续,许多看似的弊病,连贞观时都有。



“既然倾斜了,就会慢慢倒塌。智者和预测出局势的贤良人,应该将他扶正。”



李瑄依旧在劝说李泌放下追寻道教的理念,归入仕途之中。



“如果山人拯救天下,百姓就会呼唤神仙啊!”



见李泌低头沉思,李瑄再次语重心长地说道。



作为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当初确实有百姓称呼他为神仙。



“既然有李将军邀请,那我就暂时停止修行。不过李将军就不要为我举荐官职了,我会以宾客的身份,跟在李将军身边,见见世面。”



李泌叹一口气,不忍再拒绝,同意李瑄出山。



但他并非要功名利禄,除了想澄清天下外,还希望多领略一下李瑄的风采,深刻了解一下李瑄的军事思想。



他熟读兵书,对李瑄的作战方式十分好奇。



李泌对李瑄本人更好奇,一个未及冠的年轻人,能得到如今的成就,绝不仅仅是家族原因。



“如此……”



李瑄犹豫,如果一直跟在他身边,没有功名标榜身份,也不是很好啊。



“如果给我功名,我还不如在山间修行。”



李泌直言道。



“就依先生的!”



李瑄不再强求,历史上李泌跟在李亨身边,就是以白衣身份,拒绝接受官职,只为宾客随从出谋划策。



所以才会流传那句经典:著黄者圣人,著白者山人。



但这一世,一旦李泌跟随李瑄出山,就很难再成为李亨的老师。



也和李亨没有关系了。



虽至夜晚,李泌依旧收拾书籍,与李瑄出山。



李泌总不能让李瑄和亲卫们露宿于山野!



李泌长期吃素食,夜间不擅脚力,山路又难行。



“罗兴,将先生行礼拿着,我来背先生离开终南。”



李瑄让罗兴帮李泌拿着书籍,他准备亲自背李泌出山。



“您是大将军,怎么能背一介白身呢,让我来背!”



罗兴吃惊。



李泌这个一脸菜色的道士,怎么能让主人屈尊?



虽然主人看起来与李泌相谈甚欢,但也不能这样啊!



“大将军不必如此,这山路,我还是走过的。”



李泌也不想那样。



“不得违令,前面带路吧!”



李瑄向罗兴等人重言一声,使罗兴等不敢不听。



而后李瑄又向李泌说道:“我一身力气,背着先生不会劳累。”



说罢,不待李泌同意,李瑄抓起李泌,放在背上。



李泌还未反应,他就觉得身体轻起来,稳稳地在李瑄背上,被李瑄一手拖住屁股。



哪怕他双手松开,也不会落地。



这是李瑄力量的体现。



背着李泌,仿佛托着一只兔子一样。



一行人在山中夜色,原路返回。



耀眼的星辰,皎皎的明月,他们这条路,像是顺着银河。



李瑄背着李泌,在山中如履平地,不颠不簸。



李泌感觉比骑马还舒服。



同时,李泌心中也感觉到复杂。



他的身下的人,也绝非寻常人。



主动背他出山的举动,更是让李泌验证这一观点。



……



用了将两个多时辰,他们才回到宗圣观。



李瑄这才放下李泌:“先生没累到吧?”



“将军走得很稳。我只是惊叹将军气力,如传说中一般。”



李泌轻笑一声。



如果李瑄一直走得这么稳,谁能猜透他的想法呢?



纵李林甫也不能啊。



“我只是身负勇力,缺乏如先生这样才智的人为我出谋划策。有先生出山,我们一定可以铲除奸佞,豪强。使百姓安居乐业。”



李瑄郑重地向李泌说道。



“尽我所能,助绵薄之力。”



李泌初出茅庐,他也不知道李瑄为何这么倚重他。



人是感性的,被李瑄这么倚重,背了两个多时辰,他心中感动莫名。



李瑄敲响宗圣观的大门,道童睡眼惺忪地开门。



见是李瑄后,立刻请入。



小道童还想去通知观主,但被李瑄制止。



他只要回去休息即可,没必要打扰其他人。



进入宗圣观深处,李瑄请李泌入内,早些休息。



翌日,在范云的相送下,李瑄与李泌一起向长安而去。



这次没有去宜寿城,当晚就回到长安。



李适之得知李瑄将李泌请入身边为宾客后,亲自迎入。



他很欣赏这名从小就被誉为神童的年轻人。



就是不理解李泌为何不愿入仕,七郎的幕府之中,定不缺少官职。



李适之问李泌原因的时候,李泌只是笑道他想跟李瑄长长见识,不适合为官。



见李泌坚持,李适之不便说什么。



他遗憾李泌不饮酒,否则一定会一醉方休。



接下来几日,李瑄下早朝后,会与李泌讨论,还介绍王维给李泌认识。



当然,有的时候李隆基召见李瑄入兴庆宫,李瑄必然会前去。



李隆基召见,无非就是玩乐。



投壶、樗蒲、马球、射箭等。



有一次李隆基还亲自下场,带着李瑄打马球。



李瑄骑术精湛,加上另一队让着他们,最终赢了比赛。



逐渐地,已经过了李隆基所说的半个月。



出来日久,李瑄必须要回军营之中监察操训,为大战做准备!



李隆基这一次没有拒绝李瑄的请求,虽然玩得很开心,但为他开疆扩土更重要一些。



李隆基勉励李瑄,希望今年李瑄就能帮他完成开疆扩土。



不论是青海,还是九曲,只要取得一样,他就重重有赏。



临走前最后一天,李隆基在宫中宴乐李瑄。



当然,少不了杨贵妃的姐姐们陪伴。



李隆基看来很喜欢杨玉环的几个姐姐一起来兴庆宫热闹。



在三天前,李隆基更是封杨玉瑶为虢国夫人。



大姐封为韩国夫人,八姐封为秦国夫人,每月各赠胭脂水粉十万钱。



杨玉环的两个堂兄杨铦为卫尉卿,杨锜为侍御史。



杨玉环的叔父杨玄珪为被拜为光禄卿。



她已故父亲母亲也被追赠。



其他杨氏族人,因此升官、入仕有十几人。



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本章完)



第一百五十九章 忠于社稷,李泌出山[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