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生神力,力托城门   大唐天将军[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生神力,力托城门[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转瞬间,他们距离唐军只有六十步远。



“强弩手,对准前方铁影……”



见吐蕃士兵越近,李瑄开始下达命令。



树敦城吐蕃守军竟然主动出城求战。



很快,李瑄就理解了。



这是看他们只有数百人过桥,想欺负他们一下。



如果在大部队到来前,将他们冲碎。然后将大盾、长矛对准洪济桥。



纵他们有一万多精锐士兵,也难以通过。



“哗……”



唐军士兵整齐划一地将擘张弩举起。



士兵们一脸淡定,因为他们李帅在身边,就如定海神针一样。



别说是一千多吐蕃士兵,就是一万多吐蕃士兵冲来,他们也丝毫不会畏惧。



“放箭!”



又近十步,李瑄下达命令。



这个距离擘张弩可以轻易射穿铁甲。给予敌人痛击。



“噗嗤!”“噗嗤!”



吐蕃士兵未料到唐军过洪济桥的为强弩兵,许多吐蕃士兵还未反应过来,就被射倒在地。



包括一些身披铁甲,扎甲的吐蕃士兵。



“唐军是弩手,他们需要重新引弩,盾牌兵上前,我们一下就能将他们冲杀。”



树敦城守将先是一惊后,又立刻向麾下下达命令。



弩兵的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



但唐军的弩兵,一向是精锐。



由于引擘张弩需要大力气,唐军的弩兵也训练枪阵,骑术。



“咻咻咻……”



在吐蕃士兵近前的时候,唐军又引一轮强弩,可惜这次吐蕃士兵盾牌兵挡在前方,杀死的敌人远不如之前。



随后弩兵都丢弃强弩,从身旁捡起长枪,准备与吐蕃守军厮杀。



“江将军,由你指挥弩兵战斗,以防守为战。敌人若退,再进行追击。”



李瑄向强弩兵的衙将吩咐一声。



临洮军的每一个衙将,李瑄都知道姓名,对他们有所了解。



“遵命!”



这名衙将领命。



弩兵持枪,五十人一队组成防御阵形。



“机会已经来了,或许不需要攻城,就能拿下树敦城。神策卫的兄弟们,随我一起,直接绕过战场,冲树敦城西门。”



李瑄交代完毕后,和一百五十名亲卫来到弩兵的背后,翻身上马。



树敦城可是整个九曲最大的城池。



本来它是吐谷浑的旧都,因吐谷浑旧部“树敦”而得名。



由于树敦城太过重要,所以吐谷浑慕容王室被驱逐后,吐谷浑的搬迁到青海南部。



而树敦城就成了吐蕃储存兵甲器械的重城。



这些信息,都是在李祎的《行军录》上看到。



树敦城的位置太重要,不仅靠着黄河,旁边还有洪济桥。



树敦城直面青海以南和赤岭的东山口。又可以通过洪济桥,快速进入九曲。



可以将兵甲器械源源不断地运输到战略要地。



“嘭!”



唐军弩兵与吐蕃树敦城守军撞在一起,一时间,枪矛入肉。



唐军弩兵虽然着皮甲,但由于一个个都是能开强弩的力士,一点都不比吐蕃的铁甲步兵差。



唐军的士气更高涨,在对攻的过程中,还一直压制吐蕃步兵。



由于吐蕃是进攻的一方,他们的盾牌作用不大。



强弩手不断突刺,吐蕃步兵想“一鼓作气”的念想止住。



就在此时,李瑄率领神策卫策马飞动。



他们直接绕过战场,前往树敦城的西门。



“唐军骑兵,快,挡住他们。”



树敦城守将指挥道。



他们也有五百骑兵出城。



所以才会这么自信,放弃守卫树敦城,来到洪济桥。



等他将唐军骑兵消灭,就可以利用骑兵轻易将这些唐军弩兵冲散。



“呜呜……”



在号角声中,吐蕃五百骑兵稍一整装,便在寒冷的夜色下,杀向李瑄的亲卫。



他们信心十足,认为这不是一个等级的较量。



两方骑兵接近,李瑄持铁枪,一马当先。



“去死!”



领头的吐蕃百夫长龇牙咧嘴,持长矛向李瑄捅来。



“噗嗤!”



李瑄的铁枪快如闪电,刚一至,就一枪刺出去。



吐蕃百夫长长矛还未举起,就被李瑄洞穿。



李瑄没有挑尸体,立刻抽出长枪,去攻击其他敌人。



“咔嚓!”



几矛又击李瑄,被李瑄一铁枪抽断。



然后一枪将他们击打下马。



纵然穿着铁甲,也被巨大的力量震碎五脏六腑。



李瑄在黑夜中跃马如风,铁枪直突直刺,左右奋击,连杀十几人。



敌莫能挡,接连落马。



而李瑄的亲卫在李晟、薛错、罗兴、廖峥嵘、张万福的带领下,用枪槊挥刺。



只是一回合的冲锋,就将五百吐蕃骑兵杀穿。



清冷的月光,映衬着一个个铁甲脸庞,所有吐蕃骑兵毛骨悚然。



他们不禁恐惧,这些带着面具的唐军为何如此勇猛?



“不用管他们,目标树敦城……”



吐蕃剩下一百多骑已经丧失胆气,李瑄下令不要调头去追,直扑树敦城西门。



“真是一群饭桶!不好,撤回树敦城……”



树敦城的守将已经傻眼,虽然是在夜中,但他看到落马者,皆是自己一方的骑兵。



再看唐军骑兵已冲往树敦城,知道要坏大事,立刻下令步兵不要恋战,回守树敦城。



只要树敦城在,几个方向的援军,很快就能赶来。



但步兵的速度,哪能跟得上唐军的骑兵。



而且吐蕃步兵已经与唐军弩兵交上手,一听到撤退的号角声,顿时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短短瞬间,被唐军弩兵接连捅死数十名。



“追!”



在弩兵衙将的指挥下,弩兵们彻底爆发凶悍,开始对转头的吐蕃士兵进行追击。



那些跑得慢的吐蕃士兵,接连不断成枪下亡魂。



恐惧蔓延……



刚才还不可一世的吐蕃士兵,转为溃败之势。



城墙上的树敦城副将看到有马匹奔来,起初以为是自家军队。



当近以后,他吓得脸都白了。



明光铁甲!蒙着面在夜色中像是鬼一样!



这是唐军啊!



可是现在城门大开。



主将率领一千多步兵,五百骑兵还在外面呢。



“树敦城要紧,关闭千斤闸门。”



副将跺脚咬牙。



主将哪有树敦城重要。



是主将一意孤行,要守卫洪济桥。



如果唐军入城,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后果。索性先将城门关闭。



待主将将唐军杀光后,再开启城门。



作为曾经吐谷浑的都城,又有汉人工匠设计建造,树敦城自然和大唐的一些城池一样,拥有千斤闸门。



这样防止唐军通过外力破坏城门。



在树敦城西门的城墙上方,有两块支撑石,其上拥有绞盘柱子,可以定滑轮的方式控制城门的合闭,并以支撑石作为承重点。



每到白天的时候,千斤闸门就会被高高吊起来,由守城的城门士兵负责将其卯榫卡住,让吐蕃过人过马过车。



到了夜晚或者战争爆发的时候,城门士兵就会将绳索放下,让闸门从闸槽中平稳落下,形成一道牢不可破的屏障。



和普通的城门不同。



千斤闸门的唯一意义,就是为了城池的安全。



特别是在边境的吐蕃、大唐城池,基本都有千斤闸门。



而前后推动的大门牢固性,远远不如铁板一块的千斤闸门。



这也是许多攻城者蚁附而登,而不去进攻城门的原因。



当吐蕃士兵将绳索放下后,千斤闸缓缓地向下方落……



(本章完)



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生神力,力托城门[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