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79章 麻省总医院准备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79章 麻省总医院准备[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老沈,小林啊,这个模式好,我举双手双脚赞同,哈哈。



你们放心,将来我们卫生部就是你们宝安县的靠山。只要是跟部里有关的事务,我们绝对一路绿灯,绝不拖后腿。”



沈国明却提醒道:



“李部,这里面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你要说服上级领导同意这个“对口模式”,毕竟宝安县一年创造的利润估计是要超过10亿美元的,领导不一定愿意都给卫生系统。”



老太太咪着眼睛,心里已经有了打算:



“10亿美金都给卫生部,这个我也不敢想,但我的底线是起码要留一半在卫生部,这个我会跟领导去哭诉,你们也打一份报告给领导,我们双管齐下。



但是眼前重要的是将这次肺结核全国培训工作做好,到时我会正式邀请领导前来参观,我们亲眼让领导看看这个模式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林三七心里估计了一下,医疗卫生和教育投入历来是各级财政的沉重负担,宝安县如果愿意承担全国医疗支出,上级领导应该是不会反对的。



而且宝安县到底一年能赚多少钱,这还是个未知数。



毕竟药厂仅仅只是建了一期,还有二期三期工程要新建,营业额还要还贷款(虚假贷款),花钱海了去了。



所以种种因素加起来,林三七觉得“对口模式”通过可能性很大。



至于说以后领导会不会变卦,会不会引起其他部门的眼红,这个也好办。



林三七控制着宝安县财务,到时把财务报表做得难看一些,账面利润少之又少,所钱存起来,留待以后不时之需。



当然林三七也不会把这钱给贪污了。



他只拿十分之一,那就是十分之一,这个必须言而有信,否则以后后患无穷。



这个国家未来十几年都是风雨飘零,需要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他得帮忙攒着点,林三七也是操碎了心。



香江林家有砂石生意这一顶,那就是无敌了,将来甚至可以直接进军房地产业,自产自销,那才是最赚钱的行当。



李部长满意而归,当然首都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宝安县药厂也是按步就班开始批量生产药物。



米国、波士顿、晚上21时



哈佛大学附属麻省总医院,传染病院区。



安东尼教授和西奥多教授正在做最后的检查。



助理布莱克在旁边汇报着:



“两位教授先生,经过和医院协调,目前我们已经占据了整幢A5号楼,目前一共准备了10个病区,共开放500张床位,目前所有设备和医护人员已经全部到位。



另外,我们抽调了传染病科、呼吸科等相关医务人员,重新组建了全新的“结核科”,由西奥多教授担任科主任。



此外,门诊改造也已经安排完毕,我们明天准备开放一共20个诊室同时开工。



同时我也通知了所有医生,明天开始每位医生放50个号,如果病人过多,我们会额外给予3倍加班工资。”



米国的门诊医生,平均每小时只能看4个病人。



这是因为米国医学传统要求每个病人的appointment至少需要预订15分钟的时间。



除了基本的医疗检查和治疗外,医生还需要花时间回答病人的所有问题、还得进行科普教育等。



哪怕是跟病人坐在一起喝咖啡聊天也算工作时间。



因此,米国医生一天8小时工作时间,上午门诊+下午门诊,大概只能看20个病人。



而一般情况下,一名米国一天如果能看15个病人,那就是劳模了,很多时间一天病人数量就是个位数。



好听点叫医生看病仔细,难听点医生就是懒。



像安东尼教授在华国京城坐门诊时,一天的门诊量最高突破过150号。



但在米国麻省总医院,他这样高级别的专家门诊,一天不超过5号。



所以说在米国看病的效率非常低,通常要预约排除一周以上,如果是专科排队几个月都有可能。



这次麻省总医院为了一炮而红,要求一天门诊50人,绝对是打破常规了。



第779章 麻省总医院准备[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