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章 他可不会这么算了!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他可不会这么算了![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数学教授,确实不容易。



数学,尤其是纯数学,申请到项目不容易,项目经费相对其他学科也是少的可怜。



高校资助的小数学项目,经费一般就只有几万块,有的甚至只有一万、两万。



即便是级别高一些的项目,纯数学类拿到的经费,还没有其他同级项目分给博士生的多。



罗勇军这样的数学教授,拿到的项目经费都不够分给博士生,他想给博士生多发补贴,就必须要自己往里贴钱了。



“罗老师,也不容易啊!”



张硕哀叹的想着。



如果手里的研究做出来,可是个数学计算机类的项目。



不谈前沿性的算法以及偏差评估体系的含金量,只把需求的程序代码外包给软件公司,要价最低都要十万、二十万起,几万经费只能打个水漂而已。



张硕思考着摇了摇头。



实验的模拟程序让工作量就能减少很多,偏差分析能做的有针对性,偏差评估模块也需要一项项列出来就好了。



那么主要的工作内容,就分为中心锚点连线覆盖算法以及所需要的偏差评估模块。



张硕并不是要完成所有的程序,而是做出算法的主框架以及所需要的偏差评估模块的核心算法包。



在完成算法主框架和评估算法包后,就可以把框架以及代码展示出来,写出比较完善的论文报告。



然后,就可以提交审核,并在实验会议上发布出来。



张硕有两个帮手--罗勇军和刘成杰。



罗勇军能帮忙写偏差评估算法包,还能参与和实验数据分析有关的逻辑思考。



刘成杰也能提供一点小帮助,比如说,按照框架写代码,只不过效率相对要低的多,他想在工作中学到东西。



张硕分出一部分代码工作给罗勇军和刘成杰,自己则是继续完善算法的主框架。



中心锚点连线覆盖算法,说是相对简单,但要联系所有的数据,内在就需要一套完善的逻辑,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否则到了偏差评估就会出问题。



实验数据的复杂性,也会让主框架考虑的因素更多。



其中最难的地方在于‘和偏差评估体系结合,去修正检测偏差’。



检测偏差,也就是实验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粒子对撞实验中,数据都是根据检测到信息计算出来的,即便检测到的数据准确,但计算本身就有偏差。



比如,他们做的数据分析工作。



一些偏微分方程或方程组,做的解析不是直接给结果,而是给出结果的一個范围,或者是一个近似解。



其中就存在范围性的偏差,也可以算在‘检测偏差’范围内。



如何最大化降低检测偏差呢?



这是最难的地方。



……



张硕三人组一直工作到晚上八点,即便是他自己也有些熬不住了。



他画了最后一个框架,随后扫了一眼装作认真的刘成杰,以及昏昏欲睡的罗勇军,摇头开口道,“就到这里吧!”



“今天的进度还不错。明天到这个时候就差不多了!”



罗勇军和刘成杰一起长呼一口气,他们发现张硕还真是工作狂,一旦工作起来连餐厅都不去。



中午、晚上的两餐,都是刘成杰去餐厅打包带回来的。



罗勇军早就想休息了,只是想到自己的学生还在认真工作,他只是帮忙做几个辅助程序包,就总感觉博导当的不称职,好像还比不上自己的学生?



那可不行!



现在终于可以休息了。



张硕收拾一下东西,就和刘成杰一起回宿舍了。



罗勇军把剩下的咖啡喝完,也起身准备离开,他思考着刚才的情景,思考着一整天的经历,忽然感觉有点不对劲。



“张硕……”



“他刚才说‘到这里吧’,还评价了一下工作进展,那个气势、那个语气……”



“怎么感觉,我才是学生?或者说,是他的下属?”



“额~~~”



“难道因为研究是他的?”



罗勇军想不明白。



另一边,张硕走在路上的时候,就一直查看着系统任务--



【任务一】



第七章 他可不会这么算了![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