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一章 你有本事就自己来做!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 你有本事就自己来做![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和张硕的合作项目验收结束后,谭志明回到实验物理中心召开会议,决定研发能对大型实验进行实验模拟偏差分析的软件。



项目的名称叫做‘大型实验模拟偏差分析算法研究’。



项目负责人是计算中心主任、副所长曹孟波,参与的核心人员包括鲍贺星、廖振宇、刘烨,等等。



虽然已经决定进行算法研究,但实际上,项目也只是走到了准备提交评估报告的阶段。



高能所的项目,首先要拿出一份完善的评估报告,才能在科研计划处进行立项,成功立项后,才能拨款、建立完善的团队开始做研究。



现在项目卡在了提交评估报告的阶段。



有评估报告,才能知道项目大概要花多少经费、需要多少人员参与、需要多长时间完成。



这些都要是要有计划的。



作为参与项目的核心人员,鲍贺星、廖振宇、刘烨,带领十几个副研究员埋头苦思,发现根本无法弄清拥有几十个参数的偏差评估体系的运作逻辑。



他们必须要把运作逻辑搞清楚,才能对于算法整体进行评估,才能够对于项目的规模进行评估。



简单来说,就是要了解程序需要多少个算法包、需要多少行代码,规模有多大。



现在就卡在这里。



几十个参数,怎么去梳理偏差评估体系的逻辑?不梳理逻辑,怎么知道研究规模多大,怎么去做预算?



方案出不来,预算做不了,怎么立项?



实验物理中心。



谭志明主持召开了内部会议,他不只是科学院院士,还是高能所副所长、物理中心主任、科研计划处主管。



计算中心主任曹孟波忙于准备CHEP会议,还没有正式进入到项目中,做项目准备工作的是鲍贺星、廖振宇、刘烨等人。



他们都来参加了会议。



会议开始以后,谭志明直接问道,“你们的项目计划很久了,怎么现在还没有提交报告?”



他问过以后,严肃说道,“这个项目一定要快啊,要争分夺秒!”



“中心瞄点连线算法受到了各个高能物理机构的重视,他们也会组建团队开始研发分析程序。”



“这个新算法是出自高能所,是我们完成的,而且我们已经完成了小实验的分析。”



“如果让他们后发制人,先完成了大型实验的分析研究,到时候怎么样?说我们的软实力不行?”



“那么庞大的计算中心,有了先发优势,做算法程序还落后于人?”



谭志明连续质问了好几句,随后点名了鲍贺星,“鲍贺星教授,你来说说。”



鲍贺星解释道,“我们论证偏差评估体系的逻辑遇到了问题。”



“直白说,短时间解决不了。”



谭志明皱了下眉头,又看向了廖振宇。



廖振宇说的专业了一些,“我们的分析算法中,偏差评估体系针对的只有十几个参数。”



“大型实验需要分析的参数超过30个,每多一个参数,评估逻辑就会复杂很多,其复杂程度是以指数级提升的。”



“我和其他人一直都在梳理其中的逻辑问题,希望能够形成一个分析的逻辑闭环。”



“但是,很难。”



廖振宇说的摇摇头。



谭志明直白的问道,“廖教授,伱不用说原理,你就说你们需要多长时间准备吧。”



“一年。”



廖振宇伸出一根手指,认真道,“我和其他人一起讨论过,最少也需要一年时间。”



鲍贺星认可点头,“一年还说少了,我觉得要一年半,甚至更多。”



谭志明听到这个时间顿时怒了,“项目准备就要一年半,等你们做完,要十年吗?”



“这是在做三-峡工程吗?”



“这要多少经费?给你们十个亿?”



他就是对着鲍贺星说的。



鲍贺星被骂的脸色通红,他一拍桌子站起来怒怼道,“你要是觉得我们不行,有本事就自己来做!”



“这半个月,我们天天加班加点,每天睡四、五个小时,还要怎么样?”



“我们就这个水平了!”



他说完直接走了。



谭志明被怼的有点懵,他呆呆的看着门口,好半天才道,“这个鲍贺星,看着脾气挺和善的,没想到……”



其他人都撇了撇嘴。



鲍贺星说出来他们的心里话,他们是没努力工作吗?



算法太复杂,有什么办法?



谭志明嘴里说着重视项目,但连基础的原理都没弄明白,就知道在一边指手画脚的。



有什么意义?



惹人生厌!



第四十一章 你有本事就自己来做![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