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二十六章 这个成果,拿奖能拿到手软!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六章 这个成果,拿奖能拿到手软![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之前张硕在《美国数学会杂志》发表了一篇NS方程的计算模拟论文。



计算模拟,也就是研究出一种全新的计算方式。



张硕的研究也是覆盖性计算,比应用最广泛的DNS方法计算量更小,也解决了混沌理论问题。



计算量小,也只是相对DNS方法。



所以多数人的评价都是能够顶替DNS方法,而DNS方法因为计算量太庞大,限制条件就太多,只能用在极小范围的预测计算上。



《数学新进展》发表的两篇论文,是NS方程拆分转化以及离散法,一听标题就知道和数值计算有关,就可能会实现大范围的模拟,实现更多应用工程以及科学研究的计算和预测。



《数学新进展》是数学四大刊之一。



NS方程的数值计算方法研究发表在《数学新进展》上,就代表成果已经非常显著,更不用说是一口气发表两篇论文了。



两篇论文都是以‘NS方程’为标题,说明是大领域的数学问题,而不是工程应用研究。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影响范围。



NS方程的工程性研究针对是一个物理应用领域,就会对NS方程添加诸多的限制条件,成果也只能用在相关的工程领域中。



以‘NS方程’为标题,说明能适用于所有的领域。



邱成文一时间有些懵。



一方面是成果确实太大了,是NS方程应用研究的重大突破,加上前一篇的计算模拟,必定能在NS方程应用覆盖的领域造成重大影响。



这就是最顶级的应用数学研究成果,会成为应用数学研究领域的一颗大炸弹!



他也终于明白为什么谭友铭会特别发消息提醒自己了。



话,不能说的太大。



面对记者谈什么数学奖项呢?



之前就说张硕的成果能提名国际三大数学奖,而现在更进一步,大大扩展了应用覆盖范围,并可能做到大范围的数值模拟,再面对记者采访的时候怎么说?



说明年必定获得菲尔兹?



谁敢这么说!



这样说了以后,媒体的舆论肯定会爆炸,国内数学家太需要一个菲尔兹了。



菲尔兹被称为是‘诺贝尔数学奖’,历届获奖人中只有两个华人数学家,一个是邱成文,另一個是陶哲轩。



两人,都是华人。



国内非常希望能有中国数学家获得菲尔兹。



邱成文很能理解这种感情,但问题是,菲尔兹又不是他评出来的,即便获得再大的成果,是否能赢得菲尔兹也很难说。



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让王凯帮忙找一份论文内容,随后交代道,“推掉所有的采访。”



“告诉中心的所有人,不要和其他人谈张硕研究有关的话题。”



“我们内部讨论都不要说出去。”



他说完感慨道,“张硕啊,也许过不了几年,还真能拿下一个菲尔兹……”



……



邱成文知道张硕的论文以后都是这个反应。



其他人也差不了多少。



空气动力科学研究院,一直都关注NS方向研究相关的进展。



这和他们的研究直接相关。



黄军伟第一时间知道了消息,马上去找了赵鹏程,“三篇论文啊!”



“原来不是一篇,是三篇,肯定是一起投稿的,怪不得二院这么果断,他们肯定早就知道了,也不告诉我们……”



“我们也没问啊?”赵鹏程苦笑,“谁知道会爆出这么个大炸弹?还是面子的问题啊。”



黄军伟跟着点头。



他们就是顾及到面子才没有去问二院,结果等论文发表了才知道情况。



“三篇论文,上一篇计算模拟,现在的两篇是拆分转换和离散法,加在一起应该是数值模拟吧?”



“这就不只能用在高压模拟上了,而是能进行气动力模拟系统整体的升级,甚至是飞机计算……”



“必须邀请张硕教授!”



黄军伟说着情绪有些激动。



赵鹏程听罢,点头表示赞同,“等他从首都回来,我们就发邀请。”



“我已经问过了,二院那边给60万,其中有50万是奖金,张硕帮他们解决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真正的讲座费就只有十万。”



“我们出十五万,应该可以了。”



“也不可能再高了!”



空气动力科学研究院是航空集团旗下的科研部门,讲座费不是想出多少就出多少的,即便是十五万讲座费,向上申报的时候也要进行特别说明。



张硕的研究对于气动力系统实在太重要了。



这么重大的研究成果,邀请特别来研究院做讲座,给十五万讲座费也就说得通了。



……



东港科学中心。



二楼,计算数学组办公室。



李剑锋团队的成员们,每人手中拿着一份资料,也就是张硕最新发表的论文。



他们都沉默着。



办公室的氛围沉重而压抑。



数学中心主任,蒋维之院士,同样端坐于一侧,他伸手正了一下眼镜,微眯双眼审视着手中的论文内容。



某一时间,李剑锋忽然长叹了口气,“这些方法正是我们的研究方向,新的拆分转换,离散分析……”



他说着看向蒋维之,“没想到啊!



其他人也都抬起了头。



他们的脸上能看得出来,每个人的心情都非常复杂。



李剑锋团队做的项目名字叫做‘NS方程模拟计算’,说白了就是‘计算模拟’。



很多人都知道李剑锋团队的项目,因为他们申请的是科技处的‘数学与应用重点专项’,申请到的经费高达400万,比数学类的杰出青年项目还要高。



当申请下来的时候,科技处进行了对外公示,东港数学中心还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



所以谈到NS方程计算模拟、数值模拟,很多学者下意识想到李剑锋团队。



之前他们都为之骄傲。



直到上个月《美国数学会杂志》新一期发布,有一篇论文名字叫做《NS方程的计算模拟》,他们看到以后都感到非常的惊讶。



这篇论文太适合作为项目的成果论文了。



可惜,那不是他们的研究。



第一百二十六章 这个成果,拿奖能拿到手软![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