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六章 这下,事大了!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六章 这下,事大了![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你不是开玩笑吧?”



“那可是费米子哈伯德模型,是超导机制中描述电子状态的数学模型,你做了简化……”



邱志超有些发懵的接过手稿,他仔细看了几眼,发现确实和费米子哈伯德模型有关,但一些内容根本看不懂,就干脆递了回去。



他深吸一口气,“我信你。你具体说一下,做到什么程度的简化了?”



实际上,邱志超之所以来问一下张硕,一则是因为关系到费米子哈伯特模型,那正是他们的研究。



二则,他感觉事情有些不对劲。



张硕到网络上和人讨论费米子哈伯德模型,还确定的说能够简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针对一个自己不懂的问题,这样明确的发表态度,感觉就有些不对劲,他就过来关心的问一下。



邱志超有点懵,王辉和齐志祥也有点懵。



网络上的情况,反正到现实也是差不多的,对费米子哈伯德模型有了解的学者们,都不认为模型的计算模拟能够得到简化。



那种数学模型实在太复杂了,根本就无法正常的去计算,只能做各种各样各样的分析。



大量的分析方法也无法给出明确的解析。



办公室里也有钟静芬默默的当个旁观者,她是高等研究院的行政副主任,实际上,就是芝麻绿豆的行政人员。



虽然也有个硕士学位,但显然不懂极其专业的内容。



正因为不懂,心里上是完全支持张硕的,她觉得张硕能完成很多研究,发表那么多顶刊论文,显然比其他人的水平更高。



当出现学术争议的时候,谁的水平更高,自然谁说的对。



等邱志超问完的时候,张硕还没有说话,王辉追问了一句,“能用常规计算机做计算模拟了?”



“那做不到。”



张硕立刻摇头,“即便是能够计算简化,计算量还是非常庞大,常规的计算机不可能做到计算模拟。”



“呼~~~”



邱志超长呼了一口气,“那就好,我们的研究还能继续”,他说完继续问道,“到底是什么进展?”



“通过大量计算实现数值法求解,运输量越大,求解的精准度越高。”



邱志超听罢愣了一下,“你再说一遍?”



张硕又重复了一遍。



这下不只是邱志超,就连王辉和齐志祥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王辉忍不住问道,“你知道这代表什么吗?”



张硕还没有说话,王辉就激动的继续道,“费米子哈伯德模型能够数值求解,各类超导机制的研究就能够迎来一系列突破!”



“我在来高院之前,进过一个超导组做数学工作,在对实验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最大的困扰就是数学模型的求解,要用一大堆的手段进行分析,也只能得到一個大概的结果。”



“超导机制的研究中,数值求解模型,就是数据分析最大的问题。”



“如果能够做到数值求解,而且越来越精确,那么各类研究肯定会迎来很多的突破,机制的解释也会更加准确……”



“这真是太了不起了!”



邱志超也跟着点头,“真的很了不起,有好多超导的实验组都关心我们的研究进展,就是希望能够通过量子计算得到更精准的数据。”



“费米子哈伯德模型不一定要做到计算模拟,这只是个大方向,现阶段更需要的是利用量子计算完成固定参数的数值求解!”



他说着郁闷道,“如果能用常规计算手段进行数值求解,我们的研究方向肯定要有变化了。”



实际上,影响比他说的大的多。



以量子计算手段研究费米子哈伯德模型,最终的目标就是实现模型的计算模拟。



这个目标是非常大的,就像是研究核聚变,想要做到核聚变进行常规应用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而研究的阶段性目标就是利用量子计算手段数值求解费米子哈伯德模型,只要能做到这一点,花费几千万、上亿经费也都是值得的。



这主要是因为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的数值求解,对于超导机制的研究非常重要,世界范围内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们,经常会召开相关的讨论会。



很多专业学者研究了各种对于模型分析的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做到数值求解。



只要能够进行数值求解,超导机制的研究中就能够计算出电子的状态和位置。



这样一来,很多超导机制的实验,通过分析就能够得出结论。



量子计算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的阶段性目标就在于此,而即便是达成了阶段性的目标,因为量子计算方式是对物理现象的模拟,每做一次计算过程都是非常复杂的,都像是进行一个小型实验一样,计算成本非常高昂、需要的时间也很长。



张硕的研究则是利用常规计算手段数值求解费米子哈伯德模型。



在成本和时间消耗上,两种计算方式根本无法进行对比。



当然,量子计算手段完成模型的数值计算,也有量子计算技术发展的意义,但针对费米子哈伯德模型而言,毫无疑问是后者更有价值。



邱志超深吸了一口气,忽然体会到了谭志明的感觉,他还是开口问道,“论文完成了吗?准备投稿什么期刊?”



“《superconductivity(超导性)》。”张硕说了一个英文期刊名字,随后道,“我最开始考虑投顶级数学期刊,但想想也不太适合。”



“那些物理期刊,不知道审稿需要多久,所以干脆就投国内杂志,《superconductivity》刚好适合。”



邱志超点点头,“《superconductivity》确实还不错,等你投稿了,把论文给我一份。”



“我们需要仔细研究一下,根据内容找找下一步的方向。”



……



几天时间,#张硕外行发言#的热度已经渐渐消失了。



偶尔还会有自媒体蹭一下热度,但整体上也只是几篇微博消息,带上几十、上百个评论而已。



很多人对话题的印象都是,“张硕外行发言,被更专业的人士否定了。”



这个热点话题中,杨超收获了流量和稳固的人设,黄立波则是收获了名气,好多人都知道了西京科技大学黄立波教授的名字。



很多人渐渐把事情抛在脑后时,英文杂志《超导性》编辑部,接到了一份70多页的论文投稿。



《超导性》编辑部,就在东港工业大学内部。



这份专业性的期刊,是东港工业大学联合科学院物理所与Elsevier集团合作出版,专注于超导领域的研究的英文国际期刊。



因为其方向的单一性,还有科学院物理所背书,期刊发展到现在,放在国际上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黎峰,是《超导性》编辑组的常驻编辑。



他拥有物理专业的博士学位,有在超导实验室从事博士后工作的履历,后来放弃了一线研发工作,进入《超导性》编辑组从事专业审稿工作。



第一百三十六章 这下,事大了![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