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八十一章 要是能申请到项目,实验室主任给你来做!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一章 要是能申请到项目,实验室主任给你来做![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科学基金支持青年学者的项目,包括“杰青”、“优青”以及“国青”。



“杰青”,全称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是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经费最高,也是最难申请到的,历年来,“杰青”项目申请通过概率都只有5%左右。



杰出青年项目之所以通过的概率很低,是因为要求太高了。



同时,支持经费也很高。



今年的杰青数学类项目,统一支持经费为280万。



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



一般数学类的青年支持项目,高一些也只有十万、二十万,优青项目也只有五十万到一百万之间。



杰青,一下子跳跃到近三百万,都可以说是质的飞跃了。



杰青项目还有另一个好处——包干制。



包干制,规定单位或者项目组在核定的经费额度内自主使用费用,结余的部分可以留用,超支的部分由单位自行承担。



也就是说,杰青的经费下来以后,就直接打到了学校的账户,学校一般也会把大笔的经费打到项目组的账户。



然后,就可以随意支出了。



这些经费还不会收回,即便是短时间完成了研究项目,并没有花掉多少经费,剩余经费依旧可以留在账户里。



杰青项目,只是申请到都是荣誉了。



好多高校会对于申请到的杰青项目大书特书,有的还会发一个祝贺信,学院对外宣传的时候,杰青项目你会被放在首位。



张硕申请到杰青项目也创造了一个记录,他成为了最年轻的‘杰出青年’。



同时,申请的项目也有很多话题可说。



不可压缩流体的研究是一个大类,可以是数学,也可以是应用数学,而项目以NS方程为标题,很明显就是纯数学方向。



纯数学方向的NS方程研究,能申请的项目已经很不一般,申请的杰出青年项目更是历史第一次。



这也成为自然科学基金会支持的第一个明确说要研究千禧年数学猜想之一的项目。



千禧年数学猜想,研究本身比杰出青年项目高大上多了。



如果能完成千禧年数学猜想,首先就会获得克雷研究所的100万美元奖金,也马上会成为公认世界最顶级的数学家。



到目前为止,千禧年数学猜想只有一个被证明,也就是佩雷尔曼在网站上张贴的三篇论文,成功破解了七大猜想之一的庞加莱猜想。



其难度,自然不用多说。



正因为如此,几乎不会有学者在申请项目上标注是要研究七大数学猜想,否则项目评审肯定是不给通过的。



这件事放在张硕身上,似乎就变得理所当然了。



张硕本来就是最顶级的数学家,他在NS方程的研究上有很大的进展,并以‘NS方程数值模拟’的研究,获得了数学最高奖项菲尔兹。



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张硕还以纯数学论证的方式证明吞流转变位置不存在奇点。



两者叠加在一起,好多人从张硕身上看到了完成NS方程解析论证的希望。



“只是有希望而已。”



科学基金会总部大楼,数学与物理学部的周强院士和同事说着,“NS方程的论证很难、很难。”



“张硕完成了数值模拟的研究,使用全新的方法论证了湍流位置的奇点,但对于NS方程整体论证,连百分之五十都没完成。”



“基金会之所以会批准这个项目,是因为对方是张硕。”



周强说的很认真,“就是因为这个,他对NS方程很了解,研究可能也会有其他的进展。”



“但是,这是完成全部的论证,障碍还是很大的,一个能看到的难点就是连续论证。”



“湍流,只是固定边界范围下一个特殊的点位,即便是对再多的点位进行论证,但边界定义都不同,怎么把这些运动放在一起呢?”



“还有一个更大的、根本想不出头绪的难点,就是对于自然边界、你无穷尽取值的论证。”



“这个难度,一下子又会高很多啊!”



周强院士一辈子都在研究偏微分方程,对于不可压缩流体的涉猎很深入,甚至专心研究过NS方程的论证问题。



他对于NS方程非常了解,所指出的问题也是事实。



张硕也是这么看的。



区别在于张硕对于研究非常有信心,而且他并不急于快速完成研究。



当确定申请到杰出青年项目以后,张硕第一时间做的事情就是去‘拉人’,他可不想一个人慢慢去研究了。



A级难度,7000点科研币需求的研究,完成需要的时间太长了。



组个团队,才是最有效率的办法。



张硕首先就找到了罗勇军,说明了项目申请的问题。



罗勇军马上同意了。



然后又去找了李伟华,李伟华对于二阶偏微分方程的理解很深入,也同样进行过不可压缩流体方向的研究。



李伟华表现的比罗勇军激动的多,他听到张硕说邀请自己加入项目,甚至高兴的原地跳了起来。



他紧紧握着张硕的手,“当初课上第一次见你,就觉得你很不一般!”



“现在能和你合作真是太好了,让我们共同努力,完成这个为伟大的研究!”



有了罗勇军和李伟华两员大将,再加上他们手下带的博士生,研究团队也就快速组建了起来。



有了团队,研究速度就会大大加快。



张硕的决定就是自己主导方向,细节化的研究就让团队的其他人来做。



罗勇军,李伟华,都不是那种非常天才的学者,但他们的知识广博、经验丰富,对待研究也非常的专心,只要给出确定的方向,研究就基本不用担心了。



当然,两人也是有缺点的。



比如,创新性不足。



第一百八十一章 要是能申请到项目,实验室主任给你来做![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