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三章 开始露脸了   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三章 开始露脸了[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诏令从开封到陕西,这一来一回,就至少需要差不多十日。



当然!



诏令也分缓急,最快的话,应该五六日就行了。



范仲淹、韩琦、庞籍、王沿都几乎同时收到了诏令。



意思是让他们挑选一些士卒出来,然后让回去给寿国公讲解前线的战事。



这是赵昕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这些人眼里。



只是……



这也太过分了吧!



韩琦一看这诏令,当时就不是很满意地道:“官家这是在做什么?寿国公才多少岁?才仅仅四岁吧?就让人回去讲解战事?”



下面的一些官员什么的,听了韩琦的话,也愣了愣。



当然你别说韩琦了,就是吕夷简,也要愣一下。



可吕夷简已经快退休致仕了,因此,像是这种事,他也懒得管。



反正……



官家让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



范仲淹倒是没有韩琦那么不满,只是与手下道:“我记得寿国公今年才四岁吧?满打满算的,这诏书是不是写错了?”



上面不应该是寿国公,而是应该官家想知道才是。



范仲淹顺手便把送诏令的人给拦了下来,问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是……



你这该不会是李元昊的奸细吧!



名为讲解前线战事,实则是为了偷取情报!



那送诏令的也是冤枉,差点就让范仲淹给扣下了。



不过这诏令,还有这大印,也确实是做不了假。



范仲淹自己是可以拿以前的文书来进行比照的。



只能说……



让范仲淹一头雾水。



问送诏令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送诏令的自然也不知道,反正,他就是个送信的。



王沿、庞籍,也是类似。



这倒是让赵祯有点没想到,最终,四人都同时表示疑惑,然后不把人送来,而是表示,这事情得先说清楚。



搞得赵祯都无语了。



我让你们做,你们就直接做就是了,怎么都好像觉得这很难相信似的。



这也恰恰反应了大宋军队当中所存在的一个很突出的问题。



那就是——这些文官们,都太有自己的想法了。



有想法到了,都可以直接驳回朝廷的诏令。



难怪打仗的时候,他们都不听指挥,很难形成一个整体。



你比如说,范仲淹跟韩琦的意见就是不对付的。



也是由于这样,本来是由夏竦这样的,一個人来节制四路的,可现如今,由于各路的意见难以统一,所以此时朝廷便把他们直接分成了四路,四路自己管自己,自己防守好自己的防区就算完成任务。



赵祯只好又给他们写了第二份诏书。



本来都已经写好了。



但是……



后面一看,不对,这诏书要是让李元昊给截去了,那李元昊岂不是知道最兴来天资聪颖,打小就是个喜欢带兵的小天才?



为此,赵祯又把赵昕的内容给删掉,换成说他自己想要知道。



但这样前后反差好像过大,说不定那四人就更是怀疑了。



赵祯便把写好的,又揉成了一团,直接丢到一旁去。



“唔……”



就直接写,想让皇子能尽早地学习,接触军事吧。



后面,还要再写一句——勿疑。



这次是赵祯亲手写的诏令,毕竟这字,他们还是很熟悉的。



这才同意向京师派遣经验丰富的士卒回京。



第六十三章 开始露脸了[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