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七十六章 仿佛见到了卫青   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六章 仿佛见到了卫青[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磨一百斤抽个两斤,五十分之一,应该不算是很过分吧?



赵昕也是问了问张亢等人,我大宋的富户,若是把磨坊借给别人用,要收多少钱。



只能说……



收的肯定不少。



不然百姓又怎会留在家里自己舂。



当然!



到时候还要看蒸汽机的燃料的价格如何。



在技术还不是很成熟的时候,这很容易被做成亏本生意。



看完了以上这些后,赵昕又视察了一下位于许昌的兵工厂。



当然这个赵昕就不带张亢进去看了。



主要是他自己进去看。



只能说兵工厂目前还没有大规模地生产太多的火枪、火炮。



预计今年,要让他们的火炮数额保持在至少一百门,火枪,不少于七千支。



等今年把绢还有棉花都卖出去吧。



不然……



其实他也挺缺钱。



而且,还要再培养多一些工匠,以便于今后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快速地提高产能。



这些可以说都是不小的支出。



看完了兵工厂,又临时地跟工匠们,探讨了一下一些技术上、化学上以及物理上的问题。



最后,赵昕这才去看望王安石。



王安石在汝州养马,汝州在许昌的西边,也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地方。



养一匹马,需要至少二十五个人的口粮,所以说,大宋不是不能养马,不会养马,大宋只是懒得养马。



这些年,王安石其实也有给他写过不少的奏疏。



比如说讨论如何才能养好一匹马。



还有如何配种,才能配出好马。



在大宋,回交是受抵制的,而王安石则能在奏疏当中明确地表示,他希望能用这样的方式,以培养出更好的战马。



所谓回交,就是妈妈跟儿子,那啥。



马跟人不一样,马讲究的是血统纯净,越是血统纯净,这品质也就越是容易产出优良的战马。



只是这一种方法,被大宋的士大夫所不耻。



认为这样有伤风化,违背了马伦。



不过这其实都不算是什么了,大宋的马政不行,其实就是大宋的人不想养马,懒得养马。



与其养马,不如养羊。



是因为懒政,才导致了大宋没有马。



其他的,其实说什么都只能说是借口。



关键这每年的养马的部门,还似乎卖出去不少的马粪,一个个都在那坐着等分钱。



回去以后,赵昕觉得,是时候该整治一下了。



让王安石去,还是说让文彦博去?



感觉用文彦博的话,太过于刻意了些。



咳!



还是王安石吧!



这过渡得会更加地自然点。



当赵昕来到汝州的时候,便看到王安石也是雇佣了一些当地的百姓来帮他养马。



都是一些一看就只有十几岁,将大未大的小年轻。



赵昕看他们身手矫健地骑在马上,也是感觉,仿佛见到了卫青。



第一百七十六章 仿佛见到了卫青[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