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一章医道共勉   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医道共勉[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随缘而为,救的一人便是一人。”孟诜神色泰然。



“以孟神医之才,当是救国,救千万人,救万世。”



李承乾郑重无比的说道。



“何为救国?何又为救万世呢?”



孟诜陷入了深思之中,但是人力有尽,救一人都尚有难处。



“以教救国,以笔救万世。”李承乾郑重的说道。



“教?笔?”孟诜有一丝明悟,但是却始终抓不住。



“孟神医何不开舍医堂,教医传道,一人教百人,百人传万人,国可救之。”



“以笔记录疑难杂症,立专传于后世,便是救万世。”



李承乾一一说道,大唐虽盛,但对很多的疑难杂症也无法治愈,特别是穷苦人家,得了一点小病,也只能等死。



”此志甚伟,立传为书,与我师之道相同,但是此同道中人不多,何以救国,何以救万世,我医者愿倾囊相授,但并无学生受之。”



孟诜摇了摇头,说是简单,但是做起来太难了。



凡事讲究天赋,他也是天赋异禀,才得到了孙思邈的真传,也并不是他们这些医者不想传授,而是学之不易,非十年而不可出师。



但是期间的开销,又从何而来?富贵人家又不学,穷苦人家又学不起。



如今哪里来的人学习医道呢?药材的费用又从何而来?



一切都是归于没钱。



“若是神医愿教,我可以出钱,甚至给你招收学员。”



李承乾听出了孟诜的难处,立即开口道。



“那你可知道,其中开销之大,一般来说,招收之学员必须要识字,而且从一个学员入学至出学,十年之内,不会有半点钱源,在此期间,你不但要支付其生活所需,还要负担其家庭的开支。”



孟诜对此并没有抱太多的希望,他知道,这李承乾四人都达官贵人,但是要开办医堂,是不可能做到的,除非是朝廷在民间开办免费医堂。



但是这可能吗?



“我清楚,先生有救济天下之意,我等也有匡扶社稷之心,先生尽可放手去做,过几日,我会送银两于此处,还望能够再见先生。”李承乾开口道。



“这阵子,我还未离都。”



孟诜也点了点头,对李承乾所说的前景,也抱有了一定希望。



他都能放弃功名利禄,他人为什么不能挥金如土呢?



“告辞!”李承乾高兴无比,他的两大症状已经得到了处理。



这江湖郎中,可比那些太医牛逼了。



但确实也仅限于孟诜和孙思邈,如果他们同意入宫,肯定就是太医院的一把手了,现在的孟诜还欠火侯,但是在将来,他可是救过皇帝之命,是太医所不能之。



“大哥,你这是为何啊?直接启用太医院的太医不好吗?而且这又有何用呢?”



程处默问道,他有不解,没有国家扶持,这就是相当于李承乾自掏腰包。



其他人可能会找不到医生,但是于皇室而言,他们就是养了一批,李承乾就是多此一举。



“以后你们会知道的,这将是医学上的一次创举。”



李承乾是要的是进行医学体系的改革,要有很多的医者基础才行,很多的医学研究,更是需要医者去实施。



而以大唐现在的医疗基础是不可行的,这非一日之功,此举若成,也将至少在数十年之后,才见到显著的成效。



大唐看似强势无比,但也是积弊重重。



第三十一章医道共勉[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