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八章 孙、吕两面进军,尔敢谎报军情?   三国:我转投刘备,老曹你哭什么[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八章 孙、吕两面进军,尔敢谎报军情?[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九江郡,寿春,袁术军的迁都计划已经进入了尾声。



可现在的纪灵,却一点儿都高兴不起来。



因为在迁都这段时间,九江郡的形势又发生了变化。



刘备在北,自不赘述,关键在于吕布与孙策两家再度进军。



前文曾说,吕布这人南下主在劫掠。



之前与袁术交战之时,便已经劫掠过钟离,此次南下之后,便依照旧时路径,本欲直接西进阴陵,进军西曲阳,以攻寿春。



但还未至阴陵,便被雷簿所阻。



吕布麾下独有许汜、王楷等泛泛之辈,未曾看出袁术军算计。



见雷簿不接战,便向吕布献计绕过阴陵,先取西曲阳!



结果大将张辽听此,却表示绕城而去乃是兵家大忌,与其取西曲阳,不如先取东边与广陵郡交界的东城,防备敌军兵马增援!



吕布思虑之后,同意了张辽之意,使张辽领三千兵马突袭东城。



张辽得令之后,昼伏夜出,亲至东城门下,见敌军东边防备薄弱,便令偏将佯攻西门。



那东城守将,名为戚寄,乃是袁术特地派来的东城守备。



见得敌军攻西门,他即调兵增援。



结果却被张辽抓到机会,亲点二百余人,以绳索攀附上城,一举夺取了东门的控制权。



守将戚寄见城门被破,战张辽不过,只得退回寿春。



而东城告破,则宣告了袁术军的九江郡与广陵郡被分割成了两块。



广陵援军要想增援九江,就要先夺回东城。



吕布那边取了东城,孙策在南边也没闲着。



因为秦瑱的蝴蝶效应,周瑜提前回到了孙策麾下,随后便给孙策谋划了进军之略!



在周瑜看来,此次进军九江,对孙策意义重大!



这不仅意味着孙策能脱出袁术束缚,正式成为一家诸侯,也关乎着孙策能否在江北夺取一块进军基地!



故而面对三家同进的状态,周瑜对孙策表示。



当前两家在北,北地他们鞭长莫及。



不如缓进寿春,先取九江南部诸县,以历阳为根基,取阜陵、全椒、浚道等地站稳脚跟。



再夺取合肥,以合肥为根基,最后北进夺取寿春。



不得不说,周瑜的战略眼光极为独道。



即便现在孙策还未夺取江东,他却已经在帮孙策规划北进之路。



而九江郡的城池分布也很有特点,不像其他郡县均匀分布。



北部以淮水为线,分布了大量主要城池。



南部以两湖为源,城池分布于两湖周边。



而合肥,正是南北分界的战略要地。



依照周瑜的说法:“此战之利,不在于取寿春,而在于合肥,只要合肥入手,来日进可逐鹿中原,退可再取庐江,雄踞江南!”



面对周瑜提出的战略构想,孙策自然没有意见,夺取历阳之后,便相继取了阜陵、全椒等地,正在向浚道城进攻之中!



如此两家进攻之下,饶是纪灵也感觉头疼不已。



想着自己没有什么办法,索性将袁涣找来商议道:



“现在我军钱粮皆去,已无后顾之忧。”



“先生可否思虑一破敌之策,击败来犯之敌?”



然则袁涣这人颇为耿直,一听就摇头道:



“将军,眼下商议破敌之策,实属空谈误事!”



“我军兵马本就不够,防守尚且有失,何谈主动进攻?”



他意思很直白,现在兵马不够,守我都难守,你让我破敌?



见自己提议被袁涣否决,纪灵也不生气,直接反问道:



“那先生可有何坚守之策?”



而这个问题,恰好问道了袁涣的点子,他这个人智谋不差,虽不善阴谋诡计,却也能看出敌军战略,直接便对纪灵道:



“当前敌军三路前来,刘备、吕布各有万众,虽近寿春,我军却可坚守!”



“唯有孙策在南,兵马足有两万,背靠长江,若让其站稳脚跟,我军日后便无力驱逐。”



“而如今孙策自历阳渡江,并不北上,可见其心在南岸,必欲取合肥等地。”



“故我军不妨先增兵合肥,断其所念,再派细作南下,散播流言,言说刘表与刘繇旧部欲联合进攻丹阳,则孙策必去!”



“孙策若去,刘吕两家不足为患,我军自可坚守!”



纪灵闻言,想着这也有道理,现在他手上兵马还有三万,只要孙策不北上,那凭刘备和吕布两家对他造不成威胁。



可想了一会儿,他又对袁涣叫苦道:



“可如今我军已经分兵抵御两家,还有何处可增援合肥?”



他手上拢共就这点兵马,现在派出去一万三千余,还剩一万多在城内,总不能拿这点兵马增援合肥。



同样,庐江刘勋虽然有兵马,但鞭长莫及,上前要防备孙策西进庐江,也没有兵马可派。



不过显然早已考虑过此事,便对纪灵道:



“将军可调六安秦翊所部,他所部尚有七千在外防备贼寇。”



“如今外敌为患,些许贼乱可先不顾,当以外敌为主。”



“现在合肥有兵马两千,加上秦翊所部七千,足以让孙策难以夺取。”



秦翊亦是袁术麾下旧将,本为南阳人,后袁术失了南阳,便将秦翊任命为校尉。



又因庐江、九江水脉纵横,贼乱众多,有陈策在庐江北部拥众数万,郑宝、许干、张多等人在巢湖等地盘踞。



第七十八章 孙、吕两面进军,尔敢谎报军情?[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