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章 整训俘虏,纪灵来信   三国:我转投刘备,老曹你哭什么[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章 整训俘虏,纪灵来信[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正当那边纪灵与袁涣谋划之时,实则刘备这边压根就没什么大动作。



在当日入驻下蔡之后,刘备军这段时间都在整训兵马。



倒不是刘备不想动,而是没法动。



降卒对于军队来说历来都是个麻烦事。



即没法征战,还要吃粮食。



不过还好,他们这次虽然得了诸多俘虏,可四城之内粮食尚且足够,加上刘备本身的军粮,用上两三个月是没问题的。



没了粮食问题,关键就在于如何让这些士卒恢复战力,为刘备所用。



为了解决此事,秦瑱就给刘备提了一个建议,在军中进行思想教育。



刘备一听,自是好奇问道:



“军师所言思想教育,又是何物?”



秦瑱闻之,便对刘备笑道:



“所谓思想教育,乃为让士卒知善恶,明白为何而战!”



“在下思虑彼等不能为我军所用,关键在于彼等在袁术麾下懒散成性,军纪涣散!”



“其中自有那等良善之辈,被军中恶习侵染。”



“也有那些被征召而来,只知听命行事,不知为何而战!”



“故而我军便要使其知晓我军与袁术谁对谁错,彼等该为谁战。”



刘备听着,自能体会其中妙处,可随之又皱眉道:



“此法虽好,然则我军虽为大义而来,彼人未必能懂,便是宣扬此事,恐怕也无大用!”



若说出兵的正当性,他刘备比谁都懂。



毕竟黄巾之乱时,他就扛起了匡扶汉室的大旗,知道大义的作用。



关键在于他之前的作用对象都是世家和知识分子。



还未从对百姓宣扬过自身的正确性。



因为你和世家说天子,世家知晓,你要和百姓说天子,那是白瞎。



很多百姓甚至一辈子都不知道郡守是谁。



你告诉他你要匡扶汉室,压根没人理你。



故而此时对秦瑱提出的思想教育一事,觉得有些异样。



而秦瑱见刘备如此,便笑着解释道:



“明公岂不闻《左传》有云:‘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彼等升斗小民,自不懂家国大义,但却知何人带他们善,何人待他们恶,故动之不当以义,而当以情!”



“今袁术篡逆尚在其次,关键在于此人横征暴敛。”



“这些士卒皆是淮人,岂不知袁术之恶?只不过碍于袁术之强,不敢逆反。”



“故我军要行此事,便可挑出那等被袁术为祸之人,出来讲述袁术之患。”



“我军派人宣讲,彼人未必肯信,也可从士卒中挑选那等受我军恩惠之人出来讲述我军之善。”



“如此善恶对比,只要其人良心未泯,便知当为何人所战!”



没错,他这个方法,就是后世的诉苦大会!



在秦瑱看来,这一招简直就是施行仁政的大杀器!



因为这个时代的士兵,除了少量精锐,大多都是农民兵,天子与他们没有利益牵扯,唯有政策才能让他们感觉好坏。



只要让这些士兵感觉他们政策好,那就不需要什么金钱催动,就能让这些士兵跟着你干。



毕竟,孤家寡人是少数,有家人的,谁不希望自己家生活在一个政策相对仁慈的君主麾下?



就算是那些光棍,早晚也会成家立业,同样会为自己奋斗。



至于那些冥顽不灵的,正好挑出来一一处理。



即可威慑人心,也可为军中除祸。



不过他这个办法,老刘听得似懂非懂,索性就直接表示,那军师你看着办,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于是,秦瑱就开始组织起了诉苦大会。



每天白天整训兵马,晚上就组织诉苦,每人发上一碗粟粥,席地而坐,再让那些袁术军中受了欺压的士兵出来宣讲。



不想这个会议一开起来,那叫一个群情激愤。



而原因只有一个,袁术是真的把淮南祸祸得够惨。



举一个例子,其中一个士兵,本为良善之家,家里面也有不少田亩,本来还能维持生计。



可袁术一来,先搜刮了一波,直接让其家中陷入赤贫状态。



若光是如此,其人也只能感慨命途多舛,可袁术不做人就在这里,收了人家钱财,还要拉人当兵。



甚至有那等为恶的将领,一路征兵,一路强迫良善,奸淫掳掠,无恶不作。



这些人入了军中,又有士官欺压,营中欺凌,末了还有督战队拿着刀催着去送死。



简直就是家破人亡一条龙。



可以说,淮南百姓苦袁术久矣!



以往没有宣泄渠道,这些士兵只能麻木从之,现在被秦瑱这一打开,那是一个滔滔不绝。



甚至有不少士卒当场就要和袁术拼命的。



那场面,把背后观看的刘备也给吓了一跳,生怕引起营啸,忙让张飞带兵维持秩序。



但秦瑱对此,却是见怪不怪,表示完全不慌。



第八十章 整训俘虏,纪灵来信[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