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一章 市场反应   我看到了一切[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市场反应[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江淼想了想:“没有必要拒绝,过给对方送货。”



“好的。”



江淼之所以没有拒绝,主要是因为对方无论是想做什么,海陆丰公司都有先手优势。



现在拒绝对方的订单,反而会让人觉得海陆丰公司心虚。



一天后。



收到鱼苗和饲料的张新明,暗中松了一口气。



他已经做好了被对方拒绝的准备。



没有想到,海陆丰公司隔天就送货上门了。



这让张新明的其他小心思也收了起来,毕竟对方根本不在乎自己是鳗鱼苗培育公司,那就说明海陆丰公司底气十足。



11月23日。



前几天连夜坐飞机去东瀛鹿儿岛县的张彬,已经和鹿儿岛鳗鱼公司谈好了合同。



幸好他以前在东瀛留学过,因此就带了两个员工,直接过来鹿儿岛县。



鹿儿岛鳗鱼公司的社长也没有想到,可以采购到一批叶鳗鳗鱼苗,毕竟现在时间已经临近冬季了。



不过,鹿儿岛鳗鱼公司的社长也没有想太多,以为是张家的企业遇到了困难,需要资金周转。



双方以每公斤叶鳗(大约2000尾)2000刀的价格,由张氏渔业种苗公司向鹿儿岛鳗鱼公司出售400公斤鱼苗,总售价为80万刀。



为了避免东瀛人反悔,张彬故意提高了合同违约金。



以这个价格拿下400公斤鱼苗,鹿儿岛鳗鱼公司以为自己占大便宜,便没有想太多,迅速签订了合同。



与此同时。



海陆丰公司的鳗鱼苗终于开始影响到鳗鱼苗市场价格了。



不过目前市场价格还维持在每公斤2.7万元的位置。



毕竟国内每年需要的玻璃鳗就需要100吨,加上国际市场,以海陆丰公司当前的产能,显然还不重要导致鳗鱼苗价格崩盘。



十一月月底还没有到。



国内几个鳗鱼苗培育公司都反应过来了,他们的反应不一。



有人和张新明一样,打算借鸡生蛋。



有人则放弃了竞争,改行养殖鳗鱼了。



还有人做起了二道贩子的生意。



就是没有人打繁殖技术的主意,显然以前鳗鱼繁殖技术的高难度印象,依旧盘踞在这些人的思维上。



这也导致海陆丰公司月底出来的那一批鳗鱼苗,还没有孵化出来,就被人全部定下来了。



十一月份的1520万尾玻璃鳗,一共销售了3997万元,平均每尾售价2.63元。



而从九月份开始到现在,公司一共出售了3800万尾玻璃鳗,总销售额为1亿32万。



估计年底之前,可以达到1.4亿元的销售额。



这些营收,已经覆盖了公司之前的投入在新养殖基地、购买房地产、租赁鱼塘和农田的成本。



估计今年的净利润可以达到1亿元,当然,则是没有扣除35%个人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第二十一章 市场反应[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