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八章谁赢帮谁   三姓家奴![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谁赢帮谁[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北军眼下不缺粮,甚至可以说粮草很充足。充足到够全军吃十年的。



因为建邺地区本来就不缺粮,李如愿打进来之后除了台城之内,城里粮仓都被他控制了,东府,州城,丹阳郡城。



在勤王军合围之前,整个建邺的粮仓和重要物资都被李如愿集中起来了。做了长足的准备。



台城缺少必要物资,就算不打,早晚也得崩溃,他只要坚持到台城崩溃,就算赢了。



但眼下即便嘴上说的都是如何如何的胜利在望,但其实包括李如愿自己心里都有些打鼓,只是他从来都表现的很坚决,这是他必须要做的事。



稳住军心士气。



所以眼下任何能增加己方势力,削弱敌人的建议,对他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刘绛建议这个时候募兵,正好可以解决北军苦于兵力不足的燃眉之急。



他甚至不需要这些兵有多能打,只要有人在,往这一杵都得让南军顾虑重重。同时也会让各军摸不准北军真实的军力。



“大红所言妙计!叔父,此时建邺上下饿殍遍地,比起流民驱使还要容易,正好可以用粮食来做做文章。”



最先反应过来的李煦马上附和着提出建议。



老李家是干什么起家的?流民帅啊!是带着本家部曲数千家和数万流民南下在淮南站稳了脚跟。



他们是最知道怎么把一群没打过仗没训练过的农夫、小商贩、市井之徒给组织起来让他们跟一起着打仗的。



精锐有精锐的用法,流民军有流民军的打法。其实北军决策层也是有人提起裹挟百姓,驱使作战,但李如愿不想做的太酷烈,可一旦局势恶化,到了必须做着什么的时候,也就不会顾忌太多。



刘绛这个建议,不能算是解燃眉之急,但能把一些时期的负面影响消除但最小。



甚至李如愿虽然没有说法,但其实心里已经想好跟齐王这仗该怎么打了。



这干儿子,越看越顺眼,有点东西。



北军开始了备战,同时也开始对联军的分化。



派人大白天的渡江,挨个往联军的大营里面射书信。信大致内容就是拉拢和规劝。



给老桓家卖命有什么好处?你现在这点本钱打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同时这也是对联军的分化,因为所有人都收到书信了,即便有人想要出兵,也会担心不会有右军救援而放弃。毕竟孙珍父子可还没死多久。



沈穆之整日的饮酒作乐,桓琰派人来邀请他一起出兵作战他连理都不理。直接就让兄弟沈重去招待。



“沈镇西还是不肯见我?”



桓琰把儿子桓绎都派来了,即便如此,沈穆之还是不见。



沈重叹息道:“孙刺史父子战殁之后,兄长悲痛不已,所以不能处理军务,这几日都是我跟四弟在梳理,还请郎君见谅。”



桓绎身高八尺有余,身形挺拔,自幼练习弓马,是桓家人难得的英勇果敢之辈,也是他力主劝其父早日出兵,尽早结束这场动乱。



奈何其父桓琰心思太多,对于十日后的约战,桓琰可能是缓兵之计,但桓绎是一定想要真打的,为此他也是自告奋勇过来的练习新林的联军。



并且直接就来到沈穆之的营里想要劝他出战。只能说是桓绎来晚了,要是孙珍没死之前,沈穆之多半会被他说动。



第三十八章谁赢帮谁[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