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二章 军至北海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二章 军至北海[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河畔歇息完后,刘备忽然下令,各营整装披甲,然后再出发。



牵招疑惑的问,已快到剧县了,为何要空消耗体力?



刘备解释道:“古时舜派人执干戚而舞三苗,而苗遂服,用的就是不伐之征。眼下北海的情况,也有几分类似,为何不效仿舜呢?”



牵招哭笑不得,感情你刘玄德把北海众儒士,当做昔日三苗来对待。



是不是不太好?



三苗那是畏威而不怀德的蛮夷。



还好和我说,要是给卢公听见,非立马吹胡子瞪眼。



而北海的官吏与儒士豪族们望眼欲穿,终于看见刘备的中军旗帜,忍不住心头一喜。



可顺着大纛往下看,数百名肩膀宽阔的军汉,身高皆在九尺,虽只着了少许铠甲,手中的长锤,及长柄的刀刃。



还是使人莫名心惊胆战。



快要到达孔融众人面前时,刘备提前勒马下鞍向前走去,身边的骑卫也跟着随行,将其他官吏隔开。



不然两百人涌过来,也不好护使君万全。



孔融过来下拜见礼,道:“玄德公别来无恙,若非您当初挽救北海,恐怕眼下还是百业凋敝,生灵涂炭。”



孔融胡须不长,却有对浓眉,身材不胖不瘦,从施礼动作一丝不苟,就能看出为人认真。



他的行礼却被刘备快手扶住,右手用力将其拉起,笑道:“孔公何需多礼,说起来刘备还需要感谢公上表我为青州刺史,且在臧洪想入青州时断然拒绝,刘备才欠恩甚多啊!”



有一说一,在青州郡相里,孔融比起其他尸位素餐的蠹虫官吏,要强上许多。



“此言差矣,玄德公才是对北海有大恩,不如这般,我称使君为玄德,公呼我为文举如何?也少了彼此疏远。”孔融短短几句话,就拉近了与刘备的距离。



他也是少年成名的,最初能称几声玄德公还能接受,可若一直称呼玄德公,那就有点搁不住了。



不知情的或许以为他也是溜须拍马之徒,那就毁了孔氏的名望了。



除非刘玄德再进一步,做了青州牧,他再改口才不会有人说闲话。



孔融趁着说话间隙,仔细的打量的刘备。



自从王脩返回北海,嘴里就一直对刘使君赞不绝口,孔融也略感好奇,故派人多去乐安与济南打听其事。



听闻刘玄德在各郡蓄养民生,置官学以提拔干吏,他也在北海跟着施行。



设置城邑,设立官学,推举贤才,表显儒术。



引得众儒连连称赞,而孔融则不将功劳揽在自身,直言说道:“诸位勿夸,吾不过是跟刘玄德所学而已。”



无形之间,使刘备的名声,再次在北海传开。



也让他相信刘玄德可以带着青州走出泥潭,故毫不犹豫往朝堂上表刘备为青州刺史,那时还是董卓当政。



让他也有些迟疑,不知天子会不会准奏,抑或会被董卓拦下。



不知为何,董卓竟没有从中作梗,朝堂爽快同意了奏表。



孔融哪知道当时董太师被袁绍一干人,搞得焦头烂额,只要不表与袁绍有关系的人为官。



都可以卖个人情拉拢对方,哪怕刘氏宗亲,能互相内斗起来最好。



孔融与刘备在郊外交谈了一番,然后指着剧县说道:“玄德不妨先进城罢,郊外非谈论之所。”



揖礼后,遂带着官吏在前边领路。



第五十二章 军至北海[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