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53章 三年时间,二十一岁,5000亿华元?   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3章 三年时间,二十一岁,5000亿华元?[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斯蒂尔开门见山地问道。



“我不同意你的说法,市场很大,橙子科技做得是融入,而非垄断,安卓、iOS也好,极光未来、Windows Phone也罢,都是智能手机系统的一部分。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就像高通、博通、德州仪器等公司,既有竞争也有合作。”陈延森耸了耸肩道。



“可每个行业都有领头羊,你对橙子科技的期待是什么?”斯蒂尔又问。



“希望它能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陈延森回道。



“你会想着超越苹果和山星吗?”斯蒂尔放慢语速,盯着陈延森问道。



“谁想一直当老三呢?就像库克,多半也不想当老二。”陈延森点点头道。



“在森联资本的子公司里,你最看重哪一家?”斯蒂尔继续问道。



“每一家都很重要,如果我不在意,也就不会投资这个项目。”陈延森应对得极为老练。



斯蒂尔推了推眼镜,不肯放弃,接着追问道:“若必须挑选一家或三家呢?”



“云速快递、筷跑和橙子手机工厂。”陈延森给出了答复。



“为什么不是橙子科技、拼呗?这两家公司的估值最高,每年都能为你赚几百亿的净利润。”斯蒂尔好奇问道。



“云速快递、筷跑和橙子手机工厂背后有20多万名员工。”陈延森顿了顿,目光沉静地看向斯蒂尔:“橙子科技和拼呗虽然盈利能力强,但更多是技术驱动的轻资产模式,承载的就业岗位远不如它们。”



“您是说,在商业决策中,社会责任会优先于资本回报?”斯蒂尔握着笔的手微微一顿,镜片后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探究。



“科学家用公式解释世界,商人用数字重构世界,我也是个爱钱的人,对钱很感兴趣,资本回报放在第一位,永远是最正确的决定!”



陈延森摇头否定,口是心非地说道。



斯蒂尔不相信,他用筷跑、云速、橙子手机工厂员工的待遇和福利,与华国的同行对比过,陈延森开的条件显然要更优渥。



但他是访谈记者,又不是辩论者,对陈延森的话不做评价,交给观众即可。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评比深蓝电池的科学突破性、领域颠覆性和人类社会的贡献性,简单来说,森联资本极有可能获得本届的诺贝尔化学奖,你会带领团队亲赴瑞典领奖吗?”



斯蒂尔将话题引到了访谈的重点上。



此时,欧美地区的学术界、科技圈对陈延森的关注,90%都集中在深蓝电池上。



“或许吧。”陈延森对诺贝尔化学奖并未表现出太多热衷。



毕竟在他眼里,优先级更高的是人道薪火、钞票和漂亮的妹子。



诺贝尔奖每年评选一次,累计获奖人数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这奖项固然能提升森联电池的国际影响力,但也就仅此而已。



“你会对外授权锂硫电池的技术专利吗?”斯蒂尔提问道。



“暂时不会,未来说不准。”陈延森模棱两可地回答道。



国内同行想获得专利授权,都得经过安国协会的多道审查。



至于国外?



想要专利授权?



简直痴心妄想!



先等陈总站着把钱赚爽了再说!



斯蒂尔默然片刻,明白了陈延森话里的潜台词。



就像灯塔国的企业,也绝不会把通讯、半导体行业的核心专利授权给海外竞品公司。



乖乖掏钱,高价买成品还差不多。



“欧美媒体把您和扎克伯格并称为全球最杰出的青年企业家,您认为Facebook的业务前景如何?”斯蒂尔略一思索问道。



“不好评价,我对社交软件行业不了解。”陈延森轻描淡写地回应道。



他最近不缺热度和流量,否则就得换一种说法,比如:‘扎克伯格?我不认识!’、‘我不跟弱者相提并论’。



斯蒂尔见陈延森不愿配合,微微一叹,却也无可奈何。



采访进行了一个多小时才结束。



陈延森邀请《时代周刊》的一行人吃了顿午饭,随后便乘车返回了三角洲别墅。



斯蒂尔回到酒店后,将访谈记录整理成文字,试图从中挖掘新闻爆点。



但《时代周刊》总部早已按捺不住,特意联系他索要了今天的照片素材,打算用在下一期的封面上。



没办法,锂硫电池的热度太高,即便对科技行业不关注的普通人,都知道能量密度翻倍,将为整个世界带来全新的变化。



……



……



八月一号,最新一期的《时代周刊》上线,封面印着陈延森的半身照,手里拿着一枚曜橙X1 SE的电池。



标题是:森联资本陈延森正在帮助华国赢得21世纪!



先行稿的内容,几乎把陈延森捧成了亚洲第一富豪、2013年全球首富的有力争夺者,称他是坐拥800亿美币的超级富豪。



欧美地区的博主们争先恐后地录制视频,将陈延森的求学与创业经历翻来覆去地夸赞了一番。



等消息传回国内,全网瞬间一片震动。



800亿美币?



简单换算一下,接近5000亿华元!



三年时间,二十一岁,5000亿华元?



别说国内,就连整个亚洲的纸媒、电视媒体都开始了报道陈延森。



第453章 三年时间,二十一岁,5000亿华元?[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