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四章 四方人   红楼之开国篇[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四章 四方人[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



宋林送完台州来使,没有立时就走,而是与马寨主说话:“袁二一行走的是海陆,从杭州湾上岸换的陆路……总共是两百人,城门口盘查的严,就只带了十二个护卫进城……”



在京味楼时,两个护卫随侍在雅间,其他十人放出去探听消息。



这些消息,有的是宋林打探出来的,有的是从几个人的话中推论出来:“即便是听闻扬州大捷,这几人也没有当回事,还惦记撇开滁州军,直接与亳州教主联系,想要为袁国真求王爵……”



马寨主与霍宝对视一眼。



叔侄两人刚才还提及舟山,这里台州来使就走的是海路。



海路入杭州湾,要过舟山群岛。



台州与舟山诸匪的关系,不管内里如何,都是可以安心借道的关系。



还有台州的海船走的是杭州湾,而不是松江口,那是不是说明台州方便与杭州方面也有勾连。



否则,怎么敢从杭州上岸。



杭州可有杭州水师。



这个世道,能割据一方的豪强,都不容觑。



马寨主不由发愁:“看来之前的策略没错,有教主顶着,各方势力只会将滁州军当成是亳州附庸……可是如今蕲春那头风头正盛,别将咱们当成软柿子捏了!”



滁州军不想打白衫军内耗,可蕲春军估计还想着早点报仇呢。



杜老八道:“来就来,怕个鸟!他们折腾过来,不是比咱们折腾过去强,少走多少路哩!”



马寨主豁达,笑道:“老八说的在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咱们征伐都不怕,守家在地还怕个囊球!”



大家说的轻松,可心中都明白,要是蕲春军真的有异动,那“东征”的兵马只能调回来。



滁州军眼下兵力,还无力东西两线作战。



霍宝没有说话,这种紧迫感让人心中不舒坦。



他直接叫人传了侯晓明过来,询问其征兵事宜。



至于仇威,已经带手下前往太平府征兵。



……



“回宝爷的话,已经派了六路人马出去,按宝爷吩咐,按照户籍丁口数抽丁,三丁抽一,五丁抽二,单丁不抽……只抽青壮,十六岁至四十五岁入军籍……四十五岁至六十岁,每季在地方服十日丁役,疏通水渠、修缮官道……”侯晓明道。



金陵府六县,总丁口册子在金陵府衙门就有。



江南人口稠密,占全国总人口的半数。



金陵府六县加起来二十多万户,百万丁口。



按照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的抽法,能抽青壮十多万人。



太平府的人口数,是金陵府的半数,应该也能抽青壮五、六万人。



加上镇江府,新兵会超过二十万。



霍宝只觉得头皮发麻。



还有之前的十几万人,这些兵卒的粮草,是个天大数字。



他有些明白蕲春军刚一打败朝廷平叛军,就迫不及待打武昌府的原因。



不打仗,养活这些兵卒不容易。



……



等到晚宴时,太尉府就为两路宾客接风洗尘。



这两路宾客不是指徒三与袁二,毕竟徒三中午已经接过风。



是亳州来参加婚宴的使者到了。



亳州来的使者是左护法的大弟子,挂着的官职是“大鸿胪”。



这是汉朝的三公九卿中的“九卿”之一。



按照汉制,“大鸿胪”司的是外藩与内藩诸王列侯事务。



看来左护法那边知晓瞧了霍五,不单单当他是什么“滁州、和州都督”,而是当成麒麟朝下的一路诸侯。



这次除了来道贺,亳州使者还带了给霍五的“圣旨”。



他们一行人到了金陵三日,一直探听太尉府消息,却是听了一耳朵金陵知府衙门打官司抓奸细之类。



直到今日,扬州大捷的消息传来,才算得了有用讯息。



加上盯着太尉府这头的眼线回报,有其他势力的使者到了,这大鸿胪才带了人到太尉府,表明来使身份。



他既带了教主的“圣旨”,进府后少不得请见霍五。



马寨主没有瞒着,好声好气道:“太尉在扬州,这两日就该班师了!”



实在是有台州几位对比,这个眉眼清隽的和尚,很是让人入眼。



没错,这位大鸿胪是个出家人。



并不是冯和尚与几位师弟那样在寺庙里长大的伪和尚,而是头上顶着戒疤,穿着海青有度牒的出家人。



他在金陵这三日,也不是住在客栈,而是在寺庙挂单。



霍宝跟在马寨主身边,也在打量此人。



二十出头年纪,看着慈眉善目,法号“善明”。



对于此人,之前亳州的消息里也提过,不仅是左护法的弟子,还是他恩亲之子,是左护法最信任的心腹。



亳州局面八月里一团糟,柳元帅被驱逐,剩下左护法与孙元帅眼见就是“两虎相争”的局面。



这位善明和尚出面,不知怎么说服左护法与孙元帅,才使得两方冷静下来。



只是之前并没有听闻什么“大鸿胪”的名号,估摸着为了出使特意选的名号。



第二百四十四章 四方人[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