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685章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北颂[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685章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哪有什么一线生机?”



夏安期苦着脸,低声道:“以寇季的心性,不灭西夏,绝不会还朝的。”



夏竦痛苦的道:“大仇未报,为父不甘心!”



夏安期看向了夏竦,哀叹道:“不甘心也无用,李德明绝对不会放过我们父子。我们父子已经没有了报仇的机会了。”



“苍天!你不开眼!”



“……”



夏竦在牢狱里歇斯底里的咆哮。



夏安期难以言语,唯有仰天长叹。



他们父子在大宋犯了错,逃过了一刀。



辗转数年,又落到了大宋的刀下。



像极了报应。



夏竦父子在牢狱里自爱自怜,无人关注。



大宋使节在夏竦父子下狱以后第三日,到了兴庆府。



李德明率领着西夏的迎宾队伍,亲自迎出了十里地,恭恭敬敬的将大宋使节迎回了兴庆府。



进入到了兴庆府以后,李德明又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招待了一番大宋使节。



席间。



李德明十分大方的送给了大宋使节许多钱财、美人。



大宋使节没有推辞,全部笑纳了。



使节团的官员在出使之前,赵祯就特地交代过了,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从西夏榨取一些钱财出来,榨取的越多,功劳越大。



也正是因为如此,使节团的官员们在面对西夏行贿的时候,照单全收,一点儿也不需要顾忌。



李德明在送上了钱财和美人以后,立马向使节团的官员们表明,西夏并没有跟大宋开战的意思。



西夏作为大宋的藩属,愿意永生永世依附大宋,听从大宋的吩咐。



此前西夏犯下的种种错事,并不是他的本意,而是夏竦和夏安期父子暗中所为。



对于夏竦和夏安期父子如何能在西夏担任高官,他也做了一定的解释。



他声称,夏竦和夏安期父子,从大宋逃到了西夏以后,改头换面,隐瞒了过往,借着自身的才能,骗取了他的信任,在西夏朝堂上有了一官半职。



他是受了夏竦和夏安期父子的蒙蔽。



大宋使节团的官员们听到了夏竦和夏安期父子在西夏,并且还在西夏担任了高官,心头也是一惊。



夏竦,在大宋的时候,那可是储相之一,是大人物。



使节团中的许多官员,见到了夏竦,那都的低着头说话。



如此人物,投了西夏,还帮着西夏算计大宋。



难怪大宋会在西北吃一个大亏。



不过,夏竦就算是再厉害,还是斗不过寇季。



在大宋朝堂的时候,他身份地位比寇季高,就没有斗得过寇季。



离开了大宋,投了西夏,他依然是寇季的手下败将。



使节团的官员,之前还因为寇季诓骗着赵祯离开了汴京城,埋怨寇季。



如今得知了西北的一切是夏竦谋划的,多亏了寇季才斗败了夏竦。



他们心中对寇季的怨气消散了不少。



使节团的官员们在跟李德明交谈的过程中,得知了李德明有意将夏竦父子交给大宋处置,当即便有人表态,声称回到了银州,面见了赵祯以后,一定会为李德明说好话。



还有一些人明里暗里向李德明透露,光出人不行,还得使钱。



李德明嘴上虽然在哭穷,但还是吩咐人准备了一笔钱财,送到了使节团的官员们手里。



官员们看到了钱以后,态度一瞬间就变了。



一个个对李德明赌咒发誓,声称回到了银州,面见了赵祯以后,就算是拼了性命不要,也要帮西夏说话,阻止赵祯侵犯西夏。



面对如此‘刚烈’的使节团官员。



李德明不得不又拿出了一笔钱财,赠给他们当私礼。



使节团的官员们在兴庆府待了许久,使尽了浑身解数,从李德明手里榨取钱财。



在榨取李德明钱财的同时,他们又榨取那些西夏贵族手里的钱财。



声称可以动用自己的关系,在汴京城里帮他们置办一套宅子,无论大宋打不打西夏,西夏会不会灭亡,西夏贵族们都可以搬到汴京城去,以一个宋人的身份,继续过上富家翁的生活。



使节团官员们如此说法,那些西夏贵族没信,那些西夏的富庶商户们倒是信了,一个个搜空了家底,给使节团的官员们送上了一份厚礼。



使节团的官员们能不能帮他们在汴京城里置办宅子,他们不在乎。



他们只求西夏和大宋在大战的时候,使节团的官员们能帮他们使使力,让他们免受刀柄之苦。



大宋使节团的官员,几乎是明目张胆的在敛财。



李德明却假装看不见。



任由大宋使节团官员在兴庆府里搜刮。



大宋使节团官员在兴庆府里搜刮了八日。



八日后。



大宋使节团的官员,带着李德明求饶的国书,押解着夏竦父子,离开了兴庆府。



大宋使节团的官员刚走。



李德明就下令让手下的兵马,将那些给大宋使节团的官员献财的富庶商户一并捉拿,抄没了他们所有家财。



李德明在献给了大宋大笔钱财以后,国库里没有多少余钱了。



抄没了那些富庶商户的钱财以后,不仅补足了献给大宋的钱财,还多出了许多。



李德明早就有心抄没富庶商户手里的钱财,用作军费。



只是兴庆府内的富庶商户,跟西夏大多数贵族都有来往,关系盘根错节,他不好下手。



富庶商户们给大宋使节团献钱,倒是给了他一个合理的借口。



他之所以在大宋使节团的官员在兴庆府里搜刮钱财的时候没有开口阻止,就是为了等大宋使节团官员走后,好好的收割一波。



大宋使节团在赶往银州的路上。



坐镇在银州的赵祯就收到了消息。



银州城内。



校场上,中军大帐内。



第0685章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