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944章 教化的重要性   北颂[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944章 教化的重要性[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寇季看着赵润声泪俱下的控诉着曹皇后的恶行,就知道曹皇后这一次确实做的有点过分了。



一个铜板也没给赵润留下,赵润不哭才怪。



换做是他,哭的可能比赵润还惨。



可惜,后世的父母他再也找不到了。



今世又父无母。



父亲别说管他了,能在他面前直起腰理直气壮的说话,就不错了。



“你也是个大孩子了,手里应该有点闲钱。”



赵润如今年龄还不算大,放在后世就是一个还在读书的娃娃,父母皆宠着。



可在大宋,赵润已经有资格单独处理一些事情了。



既然如此,曹皇后就不该将赵润搜刮的过于干净。



好歹也是嫡长皇子,出去跟人喝个酒、游个园,别人一挥手,金银入雨下,他一挥手,两袖清风,太过难看。



造成赵润今日惨剧的始作俑者寇季,丝毫没有作恶以后的羞愧心,反而十分怜悯的对赵润道:“些许钱财而已,不算什么大事。有道是千金散去还复来,钱没有了可以再赚。”



赵润仰起头,有些伤心的盯着寇季,质问道:“您觉得我现在赚钱还有用吗?赚了就被收,赚了就被收,那我还赚什么。”



寇季见赵润眼眶有点红,就知道他是真伤心了。



赵润虽然年龄不大,但并不是一个喜欢落泪的人。



自从经历了辽地的历练以后,他就相当皮实。



平日里在宫里犯了错,被宦官们打板子的时候,吭都不吭一声。



如今却红了眼。



看得出曹皇后的绝户法,对他的伤害很大。



寇季为了安慰他,就笑着道:“你可以暂时将钱财存放在我这里。需要用的时候就过来拿。



你母后再凶,总不可能跑到我府上来取钱吧?



她真要是这么做了,那我就得进宫问问你父皇,看看我这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到底算不算数。”



赵润有些不相信的道:“真……真的……”



寇季失笑道:“你出去打听打听,看看谁有胆子从我手底下搬东西。”



赵润迟疑着道:“那您……会不会贪我的钱?”



寇季一瞬间脸就黑了。



“滚!”



“滚就滚,您先给我写一副字。”



赵润一边摸着鼻子,一边理直气壮的站直了身子,从袖口取出了一封短书,递给了寇季,“您随便写的字已经不值钱了。现在得照着人家的要求写。”



寇季见此,气的直瞪眼,“我堂堂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随便写一个字可抵百万贯钱财。什么时候容得了别人挑三拣四了。”



赵润撇着嘴道:“再值钱的字,一个月卖出去两百多副,也就不值钱了。”



寇季恨铁不成钢的骂道:“你就不知道物以稀为贵吗?”



赵润翻了个白眼道:“我也想等它们值钱了以后再拿出去卖,可外地那些冤大头等不了啊。



汴京城的人,谁敢堂而皇之的买您的字。



他们都知道您的厉害,没您的许可,将您的字挂在府上,八成要被弄死。



所以他们根本不会买您的字。



只有外地那些冤大头,才敢明码标价的买您的字。



反正他们只知道您的盛名,又不知道您的厉害。”



寇季瞪了赵润一眼,从赵润手里拿过了短书,上下打量了一眼就破口大骂,“让我抄写别人的祝寿词,谎称是自己所作,还得用上私印?



想都别想。”



赵润坦诚的道:“词是人家花钱买的,署谁的名字都行。您说是您做的,也不会有人戳穿。”



寇季揉了揉眉心,将短书甩给了赵润。



赵润说的没错,也只有外地那些暴发户、冤大头,才敢如此明目张胆的花钱让他抄词。



他们根本不知道寇季的厉害,甚至将此当成寇季的一种索贿和敛财的方式,所以才敢明目张胆如此行事。



换成汴京城里的人,你试试。



寇季随便写两个字,甩给他,要他两万贯,他会嫌润笔费少了。



无知是福,果然不假。



“拿着东西,赶紧滚,我是不会做这么下作的事情的。”



寇季不满的驱赶着赵润。



赵润动也没动,伸出了两根手指道:“二十万贯!”



寇季一愣,迟疑道:“有点大方过头了啊。”



赵润点头道:“据说是一个土财主,儿子在文昌学馆读书,过来探望。听说有您的字卖,就出价二十万贯,想请您给他那马上要过八十岁大寿的老父亲写一首祝寿词。”



说到此处,赵润顿了一下,着重强调道:“人家可是反复强调了,要真迹。”



寇季略微愣了一下,疑惑的道:“合着之前卖出去的,人家都当是假的?”



赵润哭笑不得的道:“您可是我大宋有名的财神爷,家财巨万,又位高权重,说您卖字牟利,谁敢信啊。”



寇季哭笑不得的道:“说的也是……但你卖出去的价钱可不低啊。”



赵润赶忙道:“他们虽然不敢相信那字是真迹,但却知道那是出自于名家手笔。所以他们才肯出那么高的价钱。



要知道,您用的纸可是澄心堂纸,那东西可是贡品,一般人可没资格用。”



寇季疑问道:“即使如此,那为何还有人敢求取真迹?”



赵润果断给出了评价,“傻大胆呗。”



寇季叹了一口气道:“无知真的是福。罢了罢了,他老父亲活到了八十岁,也算是高寿,即便是见了官家,也能讨一副字。



我就给他写一个字。



别人问起,你就说骗的。”



赵润愕然的瞪起眼,“一个字哪够?”



寇季没好气的道:“真迹!一个字二十万贯,哪都亏了。那是要盖上私印的。”



赵润听到此话,没有再开口。



寇季走到了书桌前,吩咐赵润磨墨。



待到浓墨在砚台里形成了一团后。



寇季提笔挥毫,在纸上写下了一个字。



那是一个‘寿’字。



赵润看到那字,眼睛都亮了,他盯着寇季,目光灼灼。



“怎么,觉得别人说你先生我不学无术,就写不出一笔好字?”



寇季笑眯眯的问道。



赵润猛点头,“这个‘寿’字,比起之前那些字,强了可不止一星半点。以前您写的那些,怕是随手画的吧?



这才是您真正的笔力。”



寇季在画上用了私印,摆了摆手让赵润赶紧拿着字滚蛋。



赵润如获至宝的收起了字,闷头往门外奔去。



刚到门口。



就听见寇季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记得,二十万贯,少一个子不卖。”



“说到底,您还是惦记那二十万贯钱啊?”



“赶紧滚蛋!”



寇季喝骂了一句。



赵润拿着字匆匆离开了。



寇季的书房再次恢复到了平静中。



但汴京城却因为他,再次掀起风浪。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寇季收学生了,一收还是两个。



更重要的是,他们跟嫡长皇子成了师兄弟。



随着王安石和曾巩拿着寇季的名帖出现在了文昌学馆以后,这个消息就像是一阵风一般吹遍了汴京城。



一时间,豪门大户都动了将家中子嗣送到寇季门下学习的心思。



跟王安石和曾巩同龄的少年人,则动了跟王安石和曾巩一教高下的心思。



一些年长的也隐隐动了心。



汴京城的文坛彻底的热闹了起来。



始作俑者的寇季,却没闲情逸致搭理此事。



在大宋和交趾商量妥当了交易以后。



赵祯就吩咐户部和工部的人准备起了物资。



大宋以钱财收购了交趾的消息,也迅速的在朝堂上传开。



文臣们当中有人觉得,交趾乃是蛮夷之地,大宋收购交趾,存粹是一桩赔本的买卖。



此话一出,被王曾和蔡齐一起喷了个狗血淋头。



武臣们当中有人觉得,交趾,弹丸之地尔,朝堂根本没必要收购。



给他们一支兵马,他们能在年底之前让交趾成为大宋的疆土。



寇季没有发声,武臣之首的杨文广也没有发生。



武臣们喊的再凶,也只能喊一喊。



大宋和交趾的交易,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交趾需要的物资不少。



汴京城可拿不出那么多物资。



所以户部和工部配合着向各地衙门摊派,以减免的赋税,换取了地方上豪门大户手里的物资。



然后由地方衙门派人运送到府城,再由各府城,运送到相邻的港口,港口有大船接应,随后会一起送到交趾。



物资彻底分派到了地方上以后。



交趾使节和前去交接的大宋官员也该上路了。



工部准备的铁料,以及弓弩,还有匠人,一起跟随着大宋官员,前往了交趾。



蔡齐出任参知政事不足一载,就成了交趾的主事,要赶赴交趾。



此消息一处,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朝堂上的官员对寇季变得恭敬了不少。



此事明明是蔡齐主动奏请的,可是到了满朝文武眼里,成了寇季威逼的了。



蔡齐就是寇季铲除异己的第一个牺牲品。



第0944章 教化的重要性[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