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949章 临江宁   北颂[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949章 临江宁[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对于包拯的话,苏洵没有异议。



能请包拯吃一顿好的,确实是一件十分难得的事情。



在苏洵眼里,包拯绝对是一个克己的模范。



明明每个月的俸禄不少,却过的像是个苦行僧。



入了夜。



渤海府衙门里光线最暗的地方,绝对是包拯的公房。



一身衣服,可以洗到彻底发白也不换,缝缝补补还能传好久。



一顿饭,简简单单,一碗饭,一碟子青菜,一小碟子咸菜,足以。



蜡烛,从不用,一些昂贵一点的灯油也不用,反而用的是十分廉价的菜油做灯油。



一晚上下来,浑身都是菜油味。



百姓们很喜欢包拯身上的味道,可是那些富商大贾却不喜欢。



包拯平日里也不下馆子,别人请客也不去。



他总认为别人请他吃大餐,必有所求。



即使无所求,他也会当成一份人情记着,以后别人求到他头上了,他也不好拒绝,所以他坚决不赴豪宴。



正是因为如此,包拯攒了不少钱。



以前苏洵总是取笑包拯,说包拯攒那些钱,是为了购买一份能配得上赵絮身份的彩礼,去找皇室求亲。



他还十分热心的给包拯出主意,让包拯别那么死心眼,他让包拯去找寇季保媒,只要寇季出面,包拯不仅可以不花一文钱娶到赵絮,还能趁机从皇室捞一笔。



为此包拯将苏洵臭骂了一顿,却没解释攒钱为了什么。



直到渤海府的蒙学出现了,苏洵终于知道包拯攒钱是为了什么。



虽然蒙学是免费的,孩童们在蒙学里读书用具也是免费的,中午一餐饭也是免费的。



但依然有需要用钱的地方。



那就是衣服、鞋子、书籍、蜡烛等等。



孩子们想学一些文字以外的东西,也得花钱。



苏洵第一次看包拯花大钱,是在包拯给孩子们购买蜡烛的时候。



辽地的天总比大宋其他地方黑的要早,特别是冬日。



孩子们早上赶早到了蒙学学堂以后,总是漆黑一片。



孩子们在温书的时候,总是借着各种各样的办法去借光。



但是唯一能借到的就是蒙学先生桌角下的烛光。



坐在蒙学学社后面的孩子,根本借不到一点光亮。



包拯出钱,给孩子们供蜡烛。



苏洵当时觉得包拯傻到了极点,质问包拯为何自己舍不得用蜡烛,反而给孩子们用蜡烛。



包拯当时轻声笑着给苏洵说了一句,“菜油的味道不好闻,烧出来的烟尘闻久了头晕……”



苏洵含着泪骂了包拯半天傻子,最后气呼呼的将渤海府府城内三间商人们垂涎欲滴的铺子给租了出去。



用租金给孩子们买蜡烛。



苏洵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清楚,他若是只给一个学堂的孩子买蜡烛的话,根本断不了包拯行善之举。



他必须让渤海府所有孩子用上了蜡烛,才能断了包拯行善之举。



随后便是棉衣、书籍等等。



苏洵最后租出去了三十多间铺子,才将蒙学内所有孩童所需的东西供养齐全,才断了包拯行善之举。



如今,渤海府内的三十多间铺子的租金,都是在供养孩子们。



包拯固执的认为那是朝廷的东西,一应所得应该归朝廷所有。



苏洵差点没将手里的知府大印甩包拯脸上。



他是渤海府知府,他用朝廷的钱,帮朝廷做事,在他权力范围之内。



还好包拯的善意永远停留在孩子们身上。



他若是怜惜所有人的话,那苏洵将渤海府卖了,也不一定够包拯行善的。



如今,这位明明二十多岁,却把自己活成了七八十岁的大善人要走了。



在处理了那几个贪赃枉法的衙役以后,包拯背上了行囊,带着老仆,坐着牛车,离开了渤海府。



新建的官道上。



苏洵往着渐行渐远的牛车,大声的喊着,“如果真喜欢,那就娶了……娶了她,你就不会过这么苦了。”



坐在牛车上的包拯,听着苏洵的话有些发愣。



喜欢?



还是不喜欢?



包拯不太清楚。



他只是偶尔会想一下娶了赵絮以后的生活。



得出的结论是不能娶。



娶她就是害她。



包拯对自己认识很深刻。



他不是一个喜欢享福的人,对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很吝啬。



总觉得钱应该花在他该花的地方,而不是用来铺张浪费。



樊楼里价值高昂的燕窝和街边小摊上的廉价汤饼都能填饱肚子,为什么要吃燕窝?



它是香,可刨去了口腹之欲,还有其他区别?



没有。



包拯觉得他是一个不会把钱浪费在燕窝上的人,所以他觉得赵絮跟了他一定会吃苦。



他不仅不喜欢享福,还是一个脾气很倔的人。



赵絮若是带一大堆钱嫁过来,他必然会将这些钱用到做善事上面。



所以赵絮没办法借着这些钱享福。



他们两个可能还会因此吵架。



所以他没办法去赵絮。



他不想跟赵絮吵架,也不想让赵絮跟着他吃苦。



包拯觉得所有接近他的人都会吃苦,但是韩琦却觉得所有接近他的人都会享福。



蜀中的竹园里。



韩琦盘膝而坐,清风习习,竹叶沙沙。



闯入到竹园边上杜甫草堂里胡闹的花熊,如今被禁锢在竹园里啃竹子。



看着它傻乎乎的抱着竹子啃食,韩琦脸上笑容灿烂。



宠妾在一边烹茶,见韩琦看一个祸害看的如此入迷,忍不住低声道:“夫君似乎对花熊情有独钟?



它怀了杜甫草堂的篱笆,别人恨不得扒了它的皮,夫君居然救下了它。



为此还不惜担上一个纵宠行凶的名声。”



韩琦短期了宠妾烹煮好的茶水,抿了一口气,放在了桌上,“我还是喜欢先生家里的清茶……听说蜀中有茶园,回头你让人去瞧瞧。”



说到此处,韩琦盯着茫然的在四周寻找新的嫩竹的花熊,哈哈笑道:“它可不是我的宠物,不过先生十分喜欢它。



先生在府上养了一大群,任由它们在府上闯祸,将它们宠的没边。



以前在先生府上温书的时候,总喜欢看它傻乎乎的啃竹子,心里总觉得,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傻的东西。



离开了先生府上以后,很少再见到这东西。



如今再次碰到,自然要搭救一番。



它是个有福的。”



宠妾哭笑不得的道:“它比妾身还受宠……”



韩琦摇头笑道:“你跟一个畜生比什么。”



宠妾缓缓如了韩琦的怀抱,低声道:“妾身总觉得,夫君的宠爱是妾身一个人的。”



韩琦吧嗒了一下嘴,诚实的道:“那我可办不到……”



宠妾娇嗔的瞥了韩琦一眼。



韩琦哈哈大笑。



宠妾跟着笑了,“夫君再过几日,就要到河东去走马上任了,你挂在嘴边上的先生,就没叮嘱你什么?”



韩琦闻言,脸上的笑容更灿烂,“先生吩咐了,辽地兵户的家眷,必须迁到辽地去,还嘱咐我下手轻点。”



宠妾狐疑的看着韩琦,不明白‘下手轻点’四个字的含义。



韩琦并没有解释什么,只是一脸感慨的道:“还是先生了解我……先生若是不叮嘱我,我说不定得学他。



反正有他扛着,我闹的再大,也无所谓。”



宠妾沉吟着道:“先生让夫君去河东闹事。”



韩琦一脸神秘的道:“不可说……不可说……”



宠妾闻言,很识趣的没有多问。



韩琦在竹园里待了好一会儿,豪迈的起身道:“下去告诉府上的人,收拾东西去河东,我带他们去河东尝一尝所有的美味。”



“还是夫君慷慨……”



“哈哈哈……姓富的那个家伙才是真正的狗大户,我只是让仆人吃好一点而已,他能让一城人吃香的喝辣的……”



“……”



赵祯钦点的包拯和韩琦二人走马上任。



但他们距离赴任的地方路途可不短。



二人耗费了许久时间才赶到地方。



只不过韩琦需要治理的地方还好。



包拯需要治理的地方就有点乱。



王德用身为赵祯最忠实的拥护者,执行赵祯的命令,从来都是一丝不苟。



汴京城距离江宁府,远比渤海府距离江宁府要近。



所以王德用率先一步到了江宁府。



依照赵祯的吩咐,调遣了镇南军和江宁府地方兵,围困了江宁府。



江宁府本就因为各种谣言人心惶惶的。



王德用兵围江宁府,让江宁府彻底的慌乱了起来。



江宁府内各种谣言四起,闹成了一团。



人命案频出。



还有大盗出没。



行人们走路都是匆匆而行。



唯一没有变的就是夜夜笙歌的秦淮河。



第0949章 临江宁[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