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17章 赵祯的密语,各家如约送来的重礼   北颂[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17章 赵祯的密语,各家如约送来的重礼[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赵祯确实心里有数,准确的说,从他打算从庆国购买水泥煅烧之法的时候,他就有了全盘的计划。



王曙在完成了交易以后,在庆国待了数日,在寇准身边伺候了数日,然后带着水泥煅烧之法,赶回了汴京城。



然后,赵祯就展开了一系列的骚操作。



赵祯先煅烧了一些水泥,在汴京城外的一处空地上,营造了一个瓮城。



当着各藩属使节的面,拿着各种冷兵器对着瓮城一顿猛轰。



然后,各藩属使节眼睛都亮了。



赵祯吩咐人私底下将水泥的一些优势给各藩属使节讲解了一番。



各藩属使节顿时献上了厚礼,向赵祯求取水泥。



赵祯不允,并派人透露出了水泥是仙家秘术,非重金不可得。



各藩属使节立马派人回去去金银。



然后拿着大把的金银找赵祯交易。



赵祯最后从中挑选了黑汗国、李昭亮部、朱能部的使节,收取了他们高昂的钱财以后,将水泥煅烧之法许给了他们。



赵祯得到了的钱财,远超他从寇季手里购买水泥的钱财数倍。



随后,那些没有买到水泥煅烧之法的使节,赵祯也没有放过。



他吩咐底下礼宾部的官员,带着使节们在汴京城各个作坊晃荡。



成功的将那些使节们手里的金银留在了大宋,顺手将大宋囤积的一些旧货高价卖了出去。



赵祯借着水泥煅烧之法,牟利巨万。



寇季得知此消息以后,惊呆了。



“你还当中间商?!你还赚差价?!你还要不要脸!”



庆都,正庆宫,正大殿。



寇季背负双手,脸色难看的在骂人。



寇季没料到赵祯会如此无耻,居然放下了一国之君的颜面不顾,当起了中间商。



难怪赵祯花费巨资向庆国采买水泥锻造之法的时候,没人吱声。



寇季恶狠狠的看着汴京城的方向,“以后再有了新东西,我先把钱赚够了,再卖给你。”



寇季痛斥了一番后,走到案几前,提笔挥毫,写下了一封长长的国书,吩咐人给赵祯送去。



一个月后,国书送到了汴京城。



汴京城,议事堂。



赵祯看到了天赐钱庄的掌柜捧着国书站在自己面前,笑眯眯的对坐在身旁的曹皇后道:“某些人一向不吃亏,朕算计了他一次,他马上就算计回来了。国书里面的内容,便是他的算计,你信不信?”



曹皇后假装一脸意外的道:“他还敢算计您?”



赵祯一脸高深的道:“你不懂不懂。”



曹皇后十分配合的道:“臣妾一个妇道人家,自然不懂你们之间商量的国事。”



赵祯哈哈一笑,看着天赐钱庄的掌柜,笑眯眯的道:“你在庆国是官?”



天赐钱庄的掌柜干笑着道:“回官家,勉强算。”



赵祯突然板起脸,冷冷的道:“什么叫勉强算?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戏耍朕吗?”



天赐钱庄的掌柜脸色一苦,解释道:“外臣是内官。”



赵祯愣了一下,疑问道:“那为何不阉割?”



天赐钱庄的掌柜打了个哆嗦,脸上的苦色更浓,“国主恩典……”



赵祯瞥着嘴道:“他如今也算是一国之主的,居然不用宦官,也不怕后宅闹出笑话。”



天赐钱庄的掌柜垂下头,没敢搭话。



他生怕赵祯突然来了兴致,替寇季阉割了他。



世人皆知,大宋皇帝陛下赵祯和庆国国主寇季,兄弟情深,情同手足。



如今二人闹了矛盾,正在斗气,所有人都得小心的应付着。



万一出了差错,很有可能就会成为二人斗气的牺牲品。



没看到曹皇后那么精明的人,在此事上也装傻子吗?



别看赵祯一口一个‘某人’的叫着,其他人要是敢称呼寇季一声某人,信不信赵祯立马让人将其拉出去,先阉割,再凌迟。



赵祯还没有为难一个微不足道之人的兴趣,见天赐钱庄的掌柜怂的不行,顿时不再搭理他。



赵祯指着天赐钱庄掌柜手里的国书,笑着对曹皇后道:“皇后猜猜,某人会如何算计朕?”



曹皇后识趣的道:“臣妾猜不出来。”



赵祯哈哈一笑,“朕若猜的没错,朕恐怕要失去一位大儒和几位博士了。”



曹皇后疑问,“以什么为借口呢?”



赵祯开心的笑道:“朕那位皇外孙,缺人教导啊。”



曹皇后恍然大悟。



赵祯招了招手,天赐钱庄的掌柜赶忙将国书递上。



赵祯翻开一看,流露出了一个果然如此的神情。



赵祯顺手将国书递给了曹皇后,笑着道:“朕的米夫子没了,还有他几位学生。”



曹皇后拿过了国书一瞧,上面写着寇庆到了读书的年龄了,可是庆国人才稀薄,没有大才教导,所以准备留下米夫子和他的几个学生,教导寇庆。



并且厚颜无耻的让赵祯给个国书,定下此事,将米夫子教导寇庆的事情定性为一个公差,大宋给发钱粮。



还恬不知耻的说什么庆国太穷,养不起大才,只能由大宋供养。



顺便还恳请赵祯将米夫子和他那几个学生的家眷一并送到庆国。



曹皇后看完了国书以后,哭笑不得的道:“庆国主也太……”



赵祯笑问道:“太什么?”



曹皇后苦笑着摇摇头,没有言语。



赵祯笑着道:“朕替你说,庆国主太小家子气了。身处在弹丸之地,就容易变得小家子气。



朕的皇外孙,那是天生的贵人。



教导他读书,都必须是一等一的大才才行。



一个米夫子哪够。



派人去问问留在庆国的那些大儒,有谁愿意留在庆国帮朕教导皇外孙。



凑一凑,给凑八个大儒。”



曹皇后一脸惊愕的盯着赵祯。



“官家,那可是大儒……天圣馆大儒……”



曹皇后声音沉重的提醒。



赵祯畅快的大笑道:“预先取之,必先允之。朕对他足够大方,朕向他提出条件的时候,他也得对朕大方。



朕将那些大儒送到庆国去的时候,就知道其中必然有人有去无回。



朕在等他张口,他张口了,朕也就不客气了。”



“陈琳?”



“奴婢在!”



“召李迪李公回京,带着厚礼去一趟庆国。”



“奴婢明白。”



“……”



曹皇后狐疑的看着赵祯,“官家意欲何为?”



赵祯笑眯眯的道:“润儿在辽阳府厮混了也有两年了,跟卉儿处的也不错。火候也到了。”



曹皇后恍然大悟,一脸喜色。



别人都以为寇季离开了大宋,影响力会减弱。



可曹皇后却清楚的知道,寇季对大宋的影响力,并没有随着他离开而减弱,反而有增强的趋势。



增强在哪儿了?



自然是帝心。



而帝心在大宋代表着一切。



赵祯给天赐钱庄的掌柜下了封口令,然后静等着李迪回京。



一个月后,李迪出现在了汴京城。



两个半月后,李迪出现在了庆国,带着十分丰富的豪礼。



寇季得知李迪到访,亲自赶到了鸭绿江边上亲迎。



眼看着李迪颤颤巍巍的下了马车,寇季赶忙迎到了李迪身前。



“小子寇季,见过李公……”



寇季在李迪面前没有摆架子,姿态很低。



李迪看着寇季,一脸唏嘘,“庆国国主……你小子比我们所有人都厉害啊。”



寇季淡然笑道:“李公说笑了。”



李迪笑着摇摇头,“但你不该算计官家的。官家要算计你,就让他算计去呗。得手三五次,他必然会失去兴趣。



可你一反击,不仅让官家感觉到了兴奋,还让官家抓住了把柄。”



寇季眉头一挑。



李迪伸手从袖口里掏出了一份国书,递给了寇季,然后重新爬上了马车,幽幽的道:“我去见一见我的老哥哥。



你和官家斗法,结果如何,你自己思量。



有了结果,到文昌书院找我。”



说完这话,李迪让人驱车赶往了庆都,赶去了文昌书院,留下了寇季站在鸭绿江边上。



寇季拿出了李迪给的国书,翻开瞧了两眼以后,脸有些黑。



“几个大儒,就想换我闺女,根本不可能。”



寇季收起了国书,追着李迪马车追了上去,在半路上拦下了李迪。



不等寇季开口,李迪就果断道:“你应该问一问你闺女的意思,再做定夺。”



寇季咬了咬牙,没有再开口。



回到了庆都以后,寇季立马吩咐人找回了寇卉。



寇卉到了寇季书房以后,寇季就将国书递给了寇卉。



寇卉看过了国书以后,脸上没有什么过多的反应,寇季盯着寇卉道:“你怎么看?”



寇卉沉吟了一下,给了寇季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我都行……”



寇季皱起了眉头,“都行是什么意思?愿不愿意,你心里没有一个定数吗?你应该清楚,在你的婚事上,我不会强迫你。”



寇卉直言道:“嫁不嫁赵润都行,不嫁赵润,我也没人可嫁了。”



寇季喝斥了一声,“胡说八道。我寇氏的闺女,还有愁嫁的时候?”



寇卉耸了耸肩膀,十分洒脱的离开了。



寇季在书房里思量了许久,赶往了文昌书院找李迪。



寇季找到李迪的时候,李迪正在跟一群大儒饮酒作乐。



寇季不愿意跟那一群大儒碰面,就只能等着,一直等到酒宴散了以后,才找上了李迪。



李迪喝的有些微醺,见到了寇季出现,也没有言语,随手从袖口取出了一个信封,递给了寇季。



寇季皱眉道:“什么东西?”



李迪微微摇头,“官家给你的,里面是什么,我也不清楚。”



第1017章 赵祯的密语,各家如约送来的重礼[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