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935章 毛病都是惯出来的   北颂[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935章 毛病都是惯出来的[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政事堂的三位都表态了,其他的文臣自然也纷纷跟着表态。



武臣们那边犹豫了许久,最后也跟着表态了。



最终,满朝文武中有近八成赞成李昭亮封王。



赵祯见此,思量了一番,道:“即使如此,那就劳李爱卿去西域了。”



李昭亮能说什么?



能拒绝吗?



不能拒绝。



因为他迟早会被封王,现在拒绝了,被赵祯惦记上了,下次获封的时候,封地有可能更差。



大宋并不是没有比青塘和元山部交汇处环境更恶劣的地方。



比如大宋极东的位置,曾经的韦室盘踞的疆土外,就是一片环境十分恶劣的地方。



“臣李昭亮,愿为官家万死不辞。”



李昭亮一脸郑重的躬身道。



既然必须答应,那话自然也要说漂亮。



赵祯满意的点了点头,吩咐道:“中书舍人,草诏,封李昭亮为西山郡王,封地为那曲……”



那曲是青塘和元山部交汇处的一处青塘疆土的地名。



李昭亮在听到了赵祯的话以后,恭恭敬敬的道:“臣李昭亮,领旨谢恩……”



赵祯抚手,“平身……”



李昭亮直起身以后,赵祯又道:“中书舍人,草诏,迁永宁军大将军陈尧咨为兵部尚书,封秦国公,爵列一等……”



陈尧佐代替陈尧咨谢了恩。



赵祯宣了一声散朝。



又补充了一句。



“四哥留下……”



满朝文武见赵祯留下寇季有话要说,一个个识趣的离开了垂拱殿。



垂拱殿内就剩下了赵祯和寇季,以及伺候在一边的陈琳的时候,赵祯吩咐陈琳给寇季取了个凳子,等寇季坐定以后,赵祯才缓缓开口。



“四哥,朕最初定下的是陈尧咨,四哥知道此事。为何四哥今日在朝堂上提议让李昭亮去那曲?”



寇季坦言道:“臣最初并没有觉得什么不妥,可后面仔细思量了一番后,察觉出了不对。



陈尧咨固然有百步穿杨之能,可陈家却是书香门第。



家中子弟多习文,少习武。



他若是活着,坐镇那曲还行。



他若是亡故,陈家那些书生,恐怕守不住那曲。



李家就不同。



李家乃是将门世家,家中子弟多习武,又精通兵法。



族中的族人,大多也会一些武艺。



他们若是去守那曲,才能保我大宋边陲安定。”



赵祯思量了一下寇季的话,点头道:“元山部吸纳了青塘人和黑汗人,实力必然暴涨。确实得派遣一个能征善战的去防着元山部。



还是四哥想的周到。”



寇季笑着道:“官家言重了。”



赵祯一拍大腿道:“那此事就这么定下了。不过朕看李昭亮似乎有些不情愿,私底下必然会找上你。到时候你好好跟他说说。”



寇季点头道:“臣明白。”



赵祯继续道:“四哥出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已经三个月有余了,三个月内,没有半点动静,民间现在议论纷纷。



四哥打算什么时候动手?”



寇季笑着道:“臣在等枢密院募兵和地方抽丁结束,也在等刘亨返京。臣若是现在动手,那枢密院募兵、地方抽丁,恐怕就不好办了。



刘亨返京,若是带回了不好的消息。



那朝廷势必要和交趾一战。



到时候肯定要准备兵事。



政务上,怕是就要半途而废了。”



赵祯缓缓点头,道:“朕最近一直盯着税务司那边。经过范仲淹不懈努力,税务司又拿下了四个府的收税权。



如今已经达到了十个府。



随后只要徐徐图之,应该能拿下更多。”



寇季沉吟着道:“还不到一半,范仲淹任重而道远啊。”



赵祯点头道:“此事没办法摆在明面上,只能暗地里进行,时间自然缓慢。”



寇季道:“等我们回头腾出了手,着重处理此事。”



赵祯赞同的点头。



君臣二人闲聊了一会儿,寇季出了皇宫。



回到政事堂以后,刚进了公房,像是咸鱼一样躺下,王曾再次找上了门。



“寇相爷今天又打算出工不出力?”



王曾对寇季如今的办差方式很不满。



寇季瞥了一眼王曾,不咸不淡的道:“我的作用,今天你在朝堂上不是看到了吗?你们解决不了的问题,我自会出面。



你们能解决,我还出面做什么?”



王曾瞪了寇季一眼,“你有那么多大事要做,现在不做,难道等老了以后再做?到时候我怕你有心无力。”



寇季挑着眉头道:“是不是所有人都觉得我出任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后,就要做大事?我难道就不能待在这个职位上养老吗?”



王曾恼怒的道:“我又不是外人,你用得着用这种话搪塞我吗?”



寇季见王曾生怒,干巴巴笑道:“该出手的时候,我自然会出手。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王曾凶巴巴的瞪着眼,道:“我就怕我等不那个时候。”



寇季笑着道:“快了快了……”



王曾冷哼了一声,从袖口拿出了一个奏疏,递到了寇季面前,没好气的道:“李迪递上来的,我和蔡相解决不了,你看看。”



寇季顺势拿过了奏疏,略微扫了几眼,愕然的道:“河西府需要的官员,还没有解决?”



王曾道:“朝野上下能抽调的人,已经全部抽调到辽地。如今辽地尚有近三千多官位空缺,那还能抽调出人手给李迪。”



有些话寇季知道,所以王曾没说。



如今大宋,官员真的是十分紧缺。



辽地有近一半的地方实行着军管,对官员的需求量直线下滑,就这,辽地的官员还有三千多空额。



寇季沉吟了一下道:“你下朝以后,去各府转转,看看各府的子弟和门客,看看有没有能执事的,劝一劝,让各府放人去河西和辽地。”



王曾叹了一口气道:“此前我就去劝过,根本没有任何作用。”



寇季冷哼了一声,道:“府上有人才,却不愿意为国所用,一个个还在官家面前自称忠勇,他们算哪门子忠勇。”



王曾沉声道:“他们留着那些人,也是为了让他们参加科举,走正堂的路子入仕。”



寇季淡淡的道:“那你去告诉他们,他们若是不拿出一半人的话,那他们家里的门客和弟子就别想参加科举了。



让他们好好的留在各府上蹉跎岁月吧。”



王曾愕然的瞪着寇季,质问道:“你还敢暂停科举不成?我大宋官员本来就紧缺,你要是暂停了科举,那可就不得了了。”



寇季不咸不淡的道:“暂停科举,那是官家的权柄,我可不敢越俎代庖。但是我奏请官家,出任四五次科举主考总行吧?



他们的子弟参加科举,我一个都不录,不就行了。”



王曾沉声道:“你真要是这么做的话,可就把满朝文臣得罪光了。”



寇季问道:“他们能罢了我寇氏的王位?”



王曾摇头,“不能……”



“那我怕他们做什么?”



寇季再次问道。



王曾无话可说。



寇季继续道:“我乃是文臣之首,他们当怕我,而不是我怕他们。”



王曾思量了一下,郑重的道:“他们要是合起伙来为难你,你的政令可就不好推行了。”



寇季打了个哈欠道:“他们要是不怕我换人的话,那就随他们折腾。”



“你还能把满朝文臣换完不成?”



“我祖父的徒子徒孙,我的门生,加起来早就超过了千人。其中佼佼者多不胜数,你觉得我能不能换完?



一个个毛病给惯的,让他们拿出点人为朝廷出力,怎么都不肯。



左推脱、右推脱,还敢为难朝廷。



真以为朝廷什么事情都得顺着他们的性子来,他们算是老几?



他们总是看不起那些武臣,但在我眼里,他们远远比不上武臣忠勇。



朝廷要用人,武臣们毫不犹豫的将族人献了出来。



他们呢?



没有一个主动送家中的子弟去辽地或者河西。



这就是他们所谓的忠勇?”



“……”



寇季一席话说完,王曾哑口无言。



寇季冷哼着道:“朝廷重视人才,但不代表人才可以跟朝廷讲条件。若是什么事情都得跟朝廷讲一讲条件,那朝廷算什么?菜市吗?



你回头将我的话原封不动的告诉他们,他们若是不将家中子弟送出来一半。



那就让他们等着给那些子弟养老吧。



顺便再告诉他们,他们家中的子弟若是被武臣家中的子弟打残了,闹到朝堂上,我一定会偏向武臣。”



王曾听到寇季此话,眼珠子差点都掉下来了。



从大宋朝立国至今,还没有人如此明目张胆的威胁满朝文臣的。



“你就不怕遗臭万年吗?”



王曾下意识的开口。



王曾身为文人,自然知道文人的秉性。



寇季若是死磕满朝文臣的话,很有可能就会以各种丑角的形式,出现在所有文臣做的诗词里,以及书里。



寇季听到了王曾的话,提醒道:“蒙学已经彻底铺遍了大宋的每一个角落。随后的县学、府学,亦是如此。



笔,不再是他们手里独有的利器了。



他们敢跟朝廷作对,我就敢编一册书,将他们当成奸臣,写进书里,然后发给各地的学府通学。”



王曾破口大骂道:“你这个疯子!”



寇季哼了一声道:“知道我是个疯子,还敢跟我斗?活腻了?!”



王曾一甩袖子,气咻咻的冲出了寇季的公房。



寇季仗着手里有权,真的是疯的不像话,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干。



真要是让他这么干了。



那朝堂上九成九的文官得疯。



有一半得碰死在寇府门前,自证清白。



闹到最后,寇季也得跟着名声扫地。



完全是同归于尽的干法。



王曾虽然对寇季的话十分不满,但是出了寇季的公房以后,还是依照寇季的说法去做了。



他走访了所有官员的府邸,硬邦邦的将寇季所说的话,一字不漏的传达给了所有文官。



一时间。



汴京城的文官府邸,哀嚎遍地。



文官们义愤填膺的准备在垂拱殿上弹劾寇季。



第0935章 毛病都是惯出来的[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